周祥春便開口道:“賢弟無妨說說看。”
周祥春跟著曹公公進了皇宮,一起上通暢無阻到了西暖閣。
廠衛既廢,和東林鬥爭之時崇禎便冇有了幫手,光捱罵冇法還嘴。比及被東林欺負的狠了,崇禎又拉不下臉來重開廠衛,不得已便隻能向身邊的寺人乞助,因而高起潛等人便應運而生,寺人們的氣勢又開端放肆起來。
周祥春接過手劄,細細的看了一遍。
然後暴露了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把手劄摺好還給王啟年,開口道:“的確匪夷所思!倘若伶仃從證據來看,既有毛總兵的親筆所書爾取山海關,我去山東之語,又有皇太極的回書為證,兩邊商定同攻大明,事成後以黃河為界。如許的案件倘若落在我們都察院手裡,也是證據確實的鐵案,過後都底子冇有昭雪的能夠。要不是有賢弟作保,曉得這毛總兵必定不會通敵,為兄八成也會信賴此事。”
二人正要持續往下細談,門外周管家周淮安走到了門口,乾咳了幾聲,敲了拍門,開口道:“老爺,宮中曹公公來了,聖上急招老爺覲見。”
周祥春想了想,開口道:“這個倒是不消擔憂,眼下便有個現成的,你看這溫體仁如何?”
這事倘若放在崇禎元年,一個宮中寺人敢訛詐都察院扛把子,那是嫌命太長了。
王啟年一聽,內心就明白瞭如何回事,抓緊時候開口道:“八成是袁崇煥的奏摺到了。大兄記著,聖上為人操切,萬不成直代替毛大帥擺脫,不然必定把大兄也搭了出來。”
這事倘若放在大明之前的天子手裡,倒是好處理。有廠衛啊!百官罵的狠了,天子便叮嚀廠衛把罵人的官員拉倒宮門外,脫了褲子就是啪啪一頓廷杖。現在廠衛既廢,想廷杖都找不到人來實施,冇了廷杖的威脅,百官天然罵的更努力。
上文說到,二人談笑間便決定了周廷儒的運氣。倘如果後代史學家考據到這一幕,發明大明末年的運氣,便在這周祥春的書房內,由一個正四品的小官,一個布衣所決定的話,說不得就要大跌眼鏡。
王啟年點了點頭,溫體仁此人可用,汗青上就是這貨算計了周廷儒一把,把周廷儒趕回了故鄉。並且此人和袁崇煥極其近似,同是聖上的近臣,在皇上麵前說話很有分量;又是周廷儒的助手,由他站出來指證周廷儒,也算的上鐵證如山。
中間的周管家走上前來,悄悄塞給曹公公一個荷包。
王啟年便持續說道:“現在的景象,我們就比如建奴,想要栽贓周廷儒。周廷儒則像毛總兵,被栽贓的工具。如果要成事,便還缺一個袁崇煥,幫我們填上這些馬腳。這個袁崇煥卻不是普通人能擔負的,袁崇煥乃聖上近臣,說話有分量的很;又掌政遼東,離東江比來,朝廷對東江的事情大多以袁崇煥的奏報為準。我們也得找個近似的人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