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點頭同意,開口說道:“東江災黎頗多,調派人力在島上開荒不難。難就難在朝鮮彆的島嶼,隻怕冇有那麼輕易拿到。”
王啟年起首說道:“大帥,眼下東江看起來安穩,實際上根底未固,實乃水上飄萍。當務之急便是安定根底!”
毛文龍、陳繼盛想了想,是這麼回事,持續點頭同意。
陳繼盛開口問道:“為何說根底未固?”
王啟年解釋道:“鄙人傳聞袁督師本年破鈔糧餉七百萬,朝廷年入三百萬。如許算起來,另有四百萬的空缺。朝廷起碼也得征收遼餉四百萬兩,到了老百姓頭上,估計起碼是二千萬兩了。如此重的稅負,加上比年乾旱,內部不烽煙四起纔怪呢!”
王啟年答覆道:“內無跟腳,外無強援,以是說東江根底未固。對內,大帥在朝中冇有幫著說話的重臣,和登萊總兵楊國棟更是勢同水火。鄙人聽聞,朝中早有人上書,言東江徒耗糧餉,要求撤消東江鎮。倘若皇上真的頒下旨意,命東江雄師移駐寧遠,撤消東江,東江敢不奉詔?以此說來,東江存亡,隻在一念之間,談何根底。如果朝中有人,此時便能及時勸止。像此次,袁總督斷了東江糧餉,朝中又有何人幫東江說過話?倘若朝中有人說話,袁督師敢斷東江糧餉麼?請陳將軍回想下,東江開鎮八年,是不是隻要袁可立袁大人擔負登萊巡撫時,東江日子過得最舒心?此乃內有強援之故。東江間隔京師千裡之遙,皇上看到的,聽到的都是身邊大臣想讓皇上曉得的。朝廷中有重臣肯為東江說話,保護東江的好處,東江的日子天然好過。“
說完對著毛文龍說道:“朝鮮勢弱,建奴出入朝鮮,如入無人之境。唯有建奴貧乏海軍,對海中諸島,倒是半點體例也無。是以,可把大明以及朝鮮的本地諸島,變成東江的屯田之所。武力侵犯也好、租借也好!全弄過來開墾成地盤,大範圍的屯田。眼下這個是最緊急的。“
王啟年哈哈大笑,說道:“大帥,這事你還記取啊!當初鄙人算計大帥一把。倘若大帥給了鄙人一小島,鄙人每年上繳一百萬兩,題目是,我敢給,大帥敢收麼?”
然後接著說道:“說到找根底,便需求大量的錢銀。梁稷的供狀,二位也看到了,袁督師那邊每年七百萬兩的餉銀,此中有一百萬兩要送給朝中諸位的。鄙人估計,東江每年起碼得安排五十萬兩辦理朝中重臣。”
毛文龍說道:“其他大點的島嶼都要開荒屯田,怕是冇體例給你,唯有豬島,麵積很小,滿是灘塗,冇法屯田。賢侄你看這個島能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