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周祥春給崇禎出了安撫東江邊將家眷的主張後,歸正此事不消如何費錢,崇禎天然大力鞭策,兩天以內東江將領們在京師的家眷便都收到了犒賞。並且按朝廷的意義,每戶都籌辦了寄往東江的家書。
毛文龍急啊,直接一腳踢了過來, 開口道:“你管他甚麼意義!接著往下說。”
心中既然有了主張,接下來幾天,毛文龍便挨個召來部下大將,一個一個細細商談起來。
唯有對於出兵援助遼東之事,毛文龍固然心中已經有了主張,卻一時半會冇想好如何向三方交代。實在是有些事情做得說不得。總不能對動部下們開口道:“我們先看好戲,好戲差未幾了再去撿便宜吧!” 如果如許開口,騎牆派還好,忠明派和自主派都非得炸鍋不成。
不過聖命不成違,因而信使到了皮島以後,也不敢流露身份,直接偷偷摸摸的找到邊將們的居處,把家書遞了疇昔,然後回身就想跑。
毛文龍正為此事頭疼呢,冇想到過了幾天,朝廷便出麵幫他處理了這個困難。
這些年朝廷苛待東江太過,即便像陳繼盛這類鐵桿忠明派,心中也對朝廷有幾分牢騷。隻要不是扯旗造反,光亮正大的自主,這些人便不會過分反對。自主派見到東江變成聽調不聽宣的狀況,在自主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想必也能滿足。至於沈世魁為首的本身親信,更加不會有任何定見。
一提到酒,毛承祿酒癮又犯了。為了不遲誤大帥的大事,來回的路上本身都滴酒未沾。見到大帥表情好了起來,毛承祿天然曉得事情已經處理了,便開口道:“大帥,可另有叮嚀?如果冇有叮嚀,末將先去過下酒癮。”
毛承祿便開口道:“智囊大人的故事這麼說的。之前有個敗家子,一天到晚華侈無度。大帥,甚麼叫華侈無度?”
第一個題目,要不要自主? 答案很簡樸,像第一個故事內裡的老管家那樣愚忠必定不可,真的兼併敗家子的產業也不可。好的體例便是效仿第二個故事內裡的老管家,臨時領受敗家子的產業。現在的東江可不就是敗家子的產業?本身可不就是老管家?王賢侄的意義,便是讓本身先“兼併”東江,保持一種聽調不聽宣的狀況,對朝廷也好,對東江也好,對本身也好,都有好處。
看完了皇太極、袁崇煥兩家的景象,最後,我們便再來看看東江的景象。
收到毛承祿返來的動靜,毛文龍心中不由得出現了一絲的嚴峻與等候。自主還是不自主,不但關乎東江的前程,也關乎本身的身家性命。現在島上各種設法的人都有,並且聽起來都有事理,本身也委實難下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