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聽到此話,卻遲疑了一下,這纔去書案上取來了筆墨紙硯,放在了崇禎身邊的桌上,鋪好紙張,壓好鎮紙,磨好細墨,便躬身退到了一旁,想著軍餉的事情。
望著崇禎走遠的背影,周廷儒對著太廟的方向跪下,開口悲呼道:“太祖、成祖、大明列祖列宗,微臣已經極力了啊!現在邊寇殘虐,雄師解纜期近,何如聖上不肯發內帑啊!”
中間的周廷儒一下子跳了起來,指著王承恩喝道:“太祖鐵律,閹寺不得乾政!你這條老閹貨竟敢妄議朝政,可曾把大明列祖列宗放在眼內?實在是大不敬!”
崇禎便開口道:“天然從戶部出。”說到這裡,驀地覺悟過來,瞪大眼睛開口道:“戶部又冇錢了?”
倘若要下發旨意,便是天子口述,翰林代筆潤色(嚴峻事情天子親書,不需翰林參加,也就不會有奉天承運如許的詞語),然後送交內閣訂正,一方麵是和內閣通氣,讓內閣曉得此事;另一方麵也是擔憂聖旨出錯,萬一有筆誤,曲解之類的,會丟聖上麵子。
崇禎喟然長歎,開口道:“當年神宗(萬曆)、光宗(天啟)在位時,錢銀如何就夠花?光宗且不去說他,神宗朝但是前後三大征,府庫尚且能支撐。何故到了本朝,還冇幾年就無錢可用了?”
另有一種環境,天子繞過內閣、六科和通政司,直接把聖旨發到接旨官員手中,這叫中旨,冇甚麼法律效力。用璽也不會用“天子禦前之寶”,隻能用用隨身小印,比方“崇禎之寶”、“天子密旨”等。如許的聖旨,小事冇題目,文官們給麵子的話順手辦了。大事你能夠不當回事,冇人會來究查你的任務,大明的文官就是這麼屌。
崇禎卻愁著眉開口道:“周老先生你也曉得,今次遼東要求糧米一百二十萬石,外庫銀兩不敷,便是用內庫的錢來補。現在內庫也已經空空如洗,朕那裡還能拿出錢來?”
周廷儒卻正色道:“聖上,社稷為重,財帛為輕啊!內庫的錢花光了,到了來歲還會有。倘若遼東有失,則京師震驚、社稷不穩。”
見到崇禎焦急的模樣,周廷儒卻不急,慢悠悠的開口道:“聖上勿憂!毛文龍固然反了,不過離攻打錦右等地少說也要個把月。毛文龍眼下正忙著洗濯內部忠於朝廷的將領和士卒,一時半會出不了兵。而要清除高低,少說也要一個月,時候上還來得及。請聖上馬上下旨,號令駐紮在寧遠的軍隊前去錦、右等地聲援。然後號令山海關的趙率教率軍隊前去寧遠駐防。號令薊州、密雲等地守軍前去山海關駐防。如此雄師梯次前移,所破鈔的時候、軍糧、兵餉都不需求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