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二十五分。
就在兩人還在判定那堆碎片含義時,螢幕右下角俄然閃現一道淡淡的熱源信號。
王沐晴點頭:“早上發了最後一條定位更新後就冇再回話。他們說正在試圖穿越東北邊那片產業帶,搜刮另一支小隊。”
王沐晴敏捷在無人機的短頻燈語體係中編寫一段新的編碼:三短兩長,意指“留守——已知位置——等候重聯”。
張礪將輿圖重新摺好收起,走回操縱檯,檢察對講機的分線頻道。
“阿誰倖存者的弟弟。”張礪低聲彌補,“我們承諾幫手留意。”
畫麵中,地臉孔標再次做出一次抬手應對,然後雙雙隱出列車殘骸深處,留下一道微小的熱源尾跡。
螢幕上,第二架無人機緩緩分開窗邊平台,姿勢穩定地升入空中,螺旋槳聲與風聲交疊,很快被風速淹冇。
畫麵中,那團熱源微微一震,幾秒後緩緩昂首,模糊暴露一小我形剪影,隨後用手臂做出一段節拍遲緩的擺動行動。
“電量還能撐三非常鐘。”王沐晴看了一眼表,“但氣候能夠變了,風速在上升。”
“剛好。”張礪點頭。
“確認迴應。那是他們。”王沐晴聲音裡帶著輕微的鬆動。
她停息畫麵,在一旁寫下註解:‘雙人法度,方向朝北,時候猜測不超越兩小時。’
張礪調出無人機的紅外細節對比形式,切換至表麵加強與金屬反射通道,逐幀闡發目標熱源邊沿的溫差竄改。
“那是迴應!”王沐晴驀地低聲,“標準三拍應對——跟他們小隊的對講格局分歧。”
“有一點反光,但不肯定是不是金屬。它動了一下——頭部。”他低聲說,“這行動不像傳染者。”
“這申明他們還在節製節拍。”王沐晴敏捷截圖,“並且不慌亂。”
“他們說曾收到過手勢迴應,但冇法確認是不是人。”她頓了頓,“也能夠是釣餌。”
王沐晴已調出無人機預設航路,將途徑限定在都會邊沿的高架殘段和電網廢墟之間。信號覆蓋僅夠勉強保持高清視頻,但已充足監控熱源與活動軌跡。
王沐晴敏捷開啟備用通訊頻道,將無人機傳輸信號分流至對講分頻模塊。
“看這個角落。”她放大左邊畫麵。
張礪沉聲道:“留一條資訊,提示他們原地待機,風過以後我們再聯絡。”
“這不像天然落點。”他說,“是報酬安排的。”
“我們需求把這一幀錄相傳給主小隊。”張礪敏捷導出片段,插入應急U盤,然後接通備用對講通道,“我們隻能用中繼體例傳送——把這個片段緊縮成燈語信號,通過上一段他們迴應過的頻段發疇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