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子等因而一塊大石投入湖中,滿殿都熱烈了起來,不過這個時候,劉健倒是呆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很有深意地看了蔡昌一眼。
而朱佑樘本日明顯也是精力奕奕,他穿戴袞服,頭戴著通天冠,坐在丹陛上的金鑒椅上,比及下頭的兩班大臣們一起行了禮,便含笑著抬抬手,道:“諸卿免禮,現在南昌府的災情想必大師也略知一二,天公不作美,俄然降了這大雪來,壓塌了很多民宅,更是形成了數萬流民,現在天寒地凍,流民們衣不蔽體、食不充饑,連立錐之地都冇有,如果朝廷聽任不管,且不說這是施政有失,就單單說這麼多流民一旦生怨,鬨出事來,卻也不是甚麼功德,官逼民反,這是曆代施政的最大不對,朕豈能重蹈覆轍?大抵的救災章程,朕和內閣這邊已經製定了,不過詳細如何,這戶部該撥用多少救災款項,本地官府又該如何施救,卻還要再籌議。災情刻不容緩,不能再遲誤了,以是朕是但願本日藉著這朝議,把江西的事敲定了,各衙門再各司其職,按著朝廷的意義去做,好了,閒話未幾說,大師各自進言吧。”
寧王竟然成心將本身的次女嫁給柳乘風,本身倒是一點風聲也冇有聽到,寧王不是和柳乘風反目成仇嗎?這是如何回事?
誰知蔡昌下一句話,卻讓統統人都嚇了一跳。
蔡昌昂開端,淡淡隧道:“柳乘風一介武夫,主掌宣府軍政民政,把握十萬精兵,宣府間隔京師不過天涯之遙,乾係嚴峻,自太祖以來,何來武官把握邊關的事理,陛下不成不察,不然一旦宣府有異動,則京師垂死,社稷垂死,眼下當務之急,是當即召回柳乘風,從督察院遴選一名能臣,速去宣府到差巡撫之職……”
隻是誰也未曾想到,最早站出來的既不是戶部也不是工部的官員,而是禮部的一個員外郎蔡昌,此人率先站出,讓大師都有些驚詫,按理說救災和你有個屁乾係,你一個禮部員外郎,還冇等戶部的人出來先算算賬就出來搶風頭了,這還子得?真是冇有端方。
朱佑樘此時深吸了口氣,淡淡隧道:“諸位愛卿,你們的話說得也不無事理,隻是現在宣府方纔穩定,朝廷如果孔殷召回廉州侯,隻怕不當,這件事,朕會再思慮思慮,過些光陰再說吧,現在朕要說的是南昌府的災情,災情如火,豈可驕易,等賑災以後……”
……………………………………………………………
滿朝文武頓時嘩然,皇上都定下了這一次朝議的調子,但是麵前這個蔡昌膽量不小,倒是有這麼幾分風骨。實在柳乘風的事兒,早就惹起了很多文武官員的不滿,畢竟這柳乘風是個武官,再無能,那也不是讀書人,現在一個武官成了宣府的欽差,統管宣府軍政、民政,這是泰初未有的事,此例一開,將置讀書人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