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駕到!”
朱明月落座後,端起酒盞抿了一小口。
風,在金紅龍袍上掀起一道波紋。
朱明月跪在那兒,乃至不消昂首,就能清楚地感遭到來驕傲朝文武的畏敬之情。
朱能有些不放心,想讓那賣力禮節的寺人跟著她一起去,德慶卻笑眯眯地點頭,“旁人不知,國公爺還不知,當初蜜斯在宮內裡那會兒,主子還是個低等灑掃,哪用得著主子呢!”說罷,又道了句,“國公爺還是跟小的出來吧,遲了,恐擔擱時候,”便引著他往宮城裡走。
金碧光輝,氣勢恢弘。
顛末奉天門,起首映入視線的便是奉天殿——三大殿之首。高樓邃閣,琉璃金瓦,雙簷重脊;烤藍彩繪的繁複鬥拱,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明燦的燈火中收回熠熠光芒。殿旁的左廡向西邊,是文樓;右廡向東邊,則是武樓。
朱明月低語罷,便跟著帶路的寺人走內城,先行去往西華門。
華蓋殿內燈火透明,琉璃宮燈儘數撲滅,彷彿白天。等落了座,透過那層遮擋的紗幔,能夠瞥見劈麵坐著的文武百官——跟他們的家眷一樣,臉上堆著笑意,全部身材倒是生硬的,較著有些嚴峻和忐忑;反觀諸將,喜笑容開,相談甚歡,將本來嚴厲靜穆的殿堂襯著得一片喧嘩熱烈。
“吾皇萬歲,萬歲,千萬歲!”
宮宴設在奉天殿後的華蓋殿,正殿是四周出簷,滲金圓頂,殿頂上還綴有巨大的金球一顆。殿旁東有中左門,西有中右門。往年每逢除夕、冬至和萬壽節,建文帝都要在這裡先行接管內閣大臣和宮廷執事人等的參拜,然後纔去奉天殿接管百官的朝賀。
這個時候,有一個宮婢前來請她,“月兒蜜斯,姚公請您疇昔坐。”
朱棣穩穩地坐在龍椅上,朝著朝臣揚手錶示。
皇上的車輦已至殿前,華蓋殿的十二扇殿門一道一道順次敞開,跟著一聲接著一聲的沉重“吱呀”聲響,鐘磬敲奏,八音齊鳴。烏黑流蘇的華蓋帶路,皇幡照後,那一道明黃色的身影,踏著持重而嚴肅的鼓樂,緩緩地走進大殿。
四周投來戀慕的目光,大多數的閨秀並不曉得她的身份,為此竊保私語一片。朱明月也不推讓,從席間起家,跟著那宮婢往北側龍椅的方向走——姚廣孝是禦前第一謀臣,又是建國第一功臣,自是坐在最靠前,卻不是東側。
那一起披荊斬棘而來、終登帝位的男人,在錦緞披紅的龍椅上轉過身,俯視著滿殿群臣。亦如多年前他分開京師屏藩之時,站在洪武門高高的城樓上,瞭望著這個帝國。一場場血腥而又殘暴的殛斃仍曆曆在目,那些死去之人的哭號和哀鳴仍然清楚可聞,但是統統都已經不首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