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霜:全3冊_山河空念(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蜜斯,城上風寒,還是歸去吧。”

搏鬥以後,普天同慶,大宴群臣。

一時候北軍諸將身價倍增,顯赫非常。

這個時候,朱能的建議剛好供應了一個台階。皇上很歡暢。原北軍的將領們也都為之豁然――那些人歸順也好,不肯效命、以“違背聖旨”的罪名被奪職官職也好,起碼能夠藉此機遇,順理成章地對建文舊朝的人和事做個告終。

朱明月閉上眼睛,心中酸澀得說不出話來。

師從“建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宋濂,又曾由太祖爺親身汲引到建文帝身邊,幫手並擔負其教員,主持京試,可謂諸弟子之冠。更首要的是,在當初的靖難之役,建文帝廷議討伐北軍的檄詔就是出自方孝孺之手。

方孝孺。

但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難,幾近讓朱能一夜白頭。作為出主張的人,朱明月冇獲得涓滴的指責;乃至在得知皇上的旨意後,也不敢奉告她,恐怕她會自責。

可那些曾經待她如親的人,那些她曾執師禮、悉心教誨過她的人,最後都直接死在了她的手中。

那等慘狀,便是疆場浴血返來的將領,都感到觸目驚心。

紅豆站在她身後,有些心疼地說道。

方孝孺卻不承諾。

“到時候必然很熱烈,北平可冇有那麼大的場麵。之前金忠阿誰老匹夫還問我,列席宮筵,除了官袍,是不是不消穿戴彆的了。”

建文舊部群情激奮,再不肯采取投降之事。因而在方孝孺身後,宗族親朋前後坐誅者數百人。其門下士有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等人,何嘗開罪,紛繁以身相殉。而後,齊泰被執至大殿問話,亦是觸怒聖駕,不久即與黃子澄劃一被淩遲正法。

老寺人說完,恭恭敬敬地行了禮,起家告彆。

君臣之間,有多少次唇槍舌劍,多少次廟堂周旋,齊泰的溫雅和順,方孝孺的彬彬有禮,另有黃子澄的固執倔強,悉數化解在了那和順少年的一一點評中。

朱明月鵠立在西華門高高的城樓上,目送著那一道長長的送葬步隊,視野蒼茫。

帝國已經在陰霾中壓抑了太久,那些被鮮血染紅了的城垣、宮殿,那些為皇權支出代價的生命,那些痛失了家人的親眷,乃至另有那些被無辜禍及的百姓,當真需求一場昌大非常的宮筵,來沖淡誅殺和搏鬥所帶來的殘暴悲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