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現在可不是北平兵戈的時候,爹爹身在刑部,非兵部,算是半個文官呢!您想要如何措置?”
朱明月用手在上麵一點,奇特地問道:“這些奏本都是兵部的文書,卻發到了刑部來,都要爹爹去措置的?”
朱能一眼瞧見是自家閨女,就想站起來去接,被紅豆的一個眼神止住了。
刑部在皇城的東南角,是六部衙署堆積之地。北麵正對宗人府,正南是戶部,斜角是翰林院,來往都是官員,甚少有閒雜人等。世人一聽竟然是道女聲,不由得昂首往門口看――卻見是兩個年紀尚輕的女人,丫環打扮的阿誰,臂彎裡還挎著一個三層的紅錦木食盒。
“國公爺,您這是弄啥子嗎?”
皇上的一字一句猶言在耳,特彆是改元“永樂”後,冇多久就被蒙古軍給劫掠了,不查,實在不敷以安天下。
內裡的人冇反應,還在七嘴八舌地吵吵著。
“各位主事包涵,我家蜜斯因擔憂老爺傷後未愈、錯過進補的時候,特地送些藥來。有所叨擾,還請勿怪。”
桌案上橫七豎八地擺著文冊和檄文,有好些還是邊關奏報,上麵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多蓋有璽印,已經過皇上硃批過了,發到衙署出處刑部的官員詳細履行。
朱明月道:“朝臣們明哲保身,同殿稱臣的原北軍也是?”
比不得北平的大營,這裡是京師,天不亮便要上早朝。還朝後,百官又要到皇城中的各自衙署內裡辦公,一坐便是一整天,措置堆積如山的政務。
領她們進衙署的阿誰官員有些難堪,正想出聲嗬叱。紅豆乾脆也不拍門了,清嗓子咳嗽了一下,“各位主事,我說各位主事!”
“前任?前任早被打發還家種地去了。”
年氣一向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隨後早朝規複普通。每日上朝,每有奏聞,皇上躬親扣問,親身批閱,連平常奏報都不假人手,除少有的幾日能夠長久安寢,幾近一刻不斷地在措置政務,夙興夜寐,徹夜達旦。乃至於連大字也不識多少的原北軍武官們,也跟著忙得不成開交。
“是皇上本身的啟事呢!”
“開初這事兒並冇交到刑部,隻是在上朝時,皇上一聲聲地問,底下大臣就是不吱聲,氣得皇上當時就摔了奏冊……”
宮廷盛宴以後,緊接著就是大年。這是皇上即位以來的第一個年節,朝廷高低都極其正視,包含皇宮在內,全部都城都在忙繁忙碌地籌辦和慶賀;大街冷巷張燈結綵、喧嘩熱烈,宵禁更是被一再地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