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_第303章 以史為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在安慶南北兩岸清軍總兵力已達十萬之眾,這隻是洪承疇的第一道防地;另在承平府的采石磯,洪承疇還命清將吳喇禪籌辦第二道防地,企圖沿江層層阻擊我軍。”

或是威脅金陵,或是威脅揚州,乃至能夠尋機渡江,在江陰或彆處斥地新的疆場,不管哪一樣,都能打亂洪承疇現有的擺設,對厥火線形成嚴峻的威脅。”

接著是何亮說道:“至正二十三年仲春,張士誠派兵圍攻小明王的最後據點安豐。小明王向朱元璋垂危求援。安豐是金陵的樊籬。救安豐便是保金陵,朱元璋於三月率兵渡江救濟安豐。四月,陳友諒乘朱元璋主力救濟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水陸雄師於十一日圍攻洪都,即明天的南昌府;

“洪承疇公然不是易與之輩,反應竟是如此之快,防備如此之周到,看來是免不了一場苦戰啊!”

蒙軻答道:“南麵有需求調一萬兵力加強戍守,隻是南線倒黴於雄師展開,我軍轉攻南線已是不成能,目前唯有守好南線,然後以水陸雄師猛攻安慶,這個大計謀方向不必竄改,隻須有針對性的作些戰術調劑便可,關頭在於快,儘快拿下安慶,才氣打亂洪承疇團體擺設。”

是以,不竭總結前人的經曆經驗,再如何細心也不為過分,秦牧與眾將不厭其煩地闡發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得失,包含鄱陽湖大戰的詳細顛末,都客觀地一一加以分解,看看從中有哪些經曆值得鑒戒,哪個經驗應當接收。

當時朱元璋在安豐,徐達在攻打廬州,金陵空虛,陳友諒的雄師冇有順江而下攻打金陵。而是轉入鄱陽湖圍攻南昌府,這是計謀上嚴峻的失誤。

秦牧聽得很當真,悄悄記下幾個關頭詞:草率、詐降、舍長用短、伏擊。

在會商過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戰役以後,大師才轉入眼下的戰役擺設當中來,司馬安就著沙盤給大師講授麵前的計謀態勢:

目前全部江西湖廣要地留下駐守的兵力已不敷5萬,能夠說此戰幾近把兵力抽暇了;

彆的,還告急招回左夢庚兩萬人馬,由徐恩盛帶領回援安慶。圖賴則率所部四萬雄師退往黃石磯,與安慶隔河相望;

站在陳友諒的角度,本身先拿下計謀衝要南昌,讓張士誠先和朱元璋先拚個兩敗俱傷,再直下金陵不是很好嗎?

洪承疇這套寓攻於守,攻守兼備的組合拳確切非同小可。衢州若破,南麵防地將全線崩潰,全部空虛的江西腹部將透露在清軍麵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