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九千歲魏公公一向惦記取東林黨,正愁無處動手呢,得知此過後便當即脫手,將阮大铖奉上了吏科給事中的位子上。
金陵名藍三,牛首以山名,弘濟以水名,兼山川之勝者,莫如棲霞。
吳應箕,冒辟疆,侯方域、顧杲、楊廷樞、黃宗羲等等,東林旗下子公司複社成員,他們擔當了前輩豐富的鬥爭經曆,和比狗還活絡的政治嗅覺。以為阮大铖召些遊俠來談兵說劍必有詭計;
倆人暗害了好久,馬士英才倉促分開。
換個說法也就是說,既然欽定的“逆案”官員可用,那麼“逆案”到底逆不逆就有得商討了。
這是典範的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阮大铖被逼到這分上,內心當然大恨。
馬士英話聲一落,東閣大學士王鐸當即出班擁戴,接著是誠意伯劉孔昭、靈璧侯湯鼎祚、撫寧侯朱國弼、南和伯方一元、東寧伯焦夢龍、成安伯郭祚永等勳臣一齊站出來,請弘光召見阮大誠,場麵非常浩大。
江南是東林黨的大本營,兩人非常清楚,光靠本身倆人絕對不可,就算勝利肅除了東林黨人,那空缺出來的一大堆職位誰來彌補?朝廷還要不要運轉下去?
但東林黨不管這些,崇禎即位後,誅魏忠賢,定逆案。凡涉入逆案官員,畢生不得任命,很不幸,東林黨冇有健忘阮大铖,把他列入了逆案名單中。
遐想當年,阮大铖是攀附龍的**,與當初的東林黨魁首人物左光鬥又是同親,可謂是根正苗紅,在**方從哲的戰役中,阮大铖更加立下首功,因此位列《東林點將錄》馬軍八驃騎八員,外號:天究星冇遮攔。
天啟四年春,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鬥告訴阮大铖入京遞補。而**星、攀附龍、楊漣等一夥人因為與左光鬥產生內鬨,是以“以察典近,大铖不成用”為由,籌辦改用攀附龍的另一名**――同為東林闖將的魏大中為吏科給事中。
其次,你是不是想通過此舉,表白你對邊事很熟諳,好教天子以邊事召入朝啊?
因而,這些腦滿腸肥的富二代當即群起而攻之,作《留都防亂公揭》,說阮大铖:“其惡更甚,其焰愈張,歌兒**充滿後庭,廣廈高軒暉映街衢,曰與南北在案諸逆交通不斷,打單多端。”
阮大铖現在要等候的,恰是內閣次輔馬士英,因為首輔史可法已經督師淮揚,馬士英現在成了究竟上的首輔。
顛末一番內部買賣,比及阮大铖至燕京時,**星一夥人讓他補工科給事中。誰都曉得,吏部管人事,居第一,而工科是個苦差,居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