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我若為王_第110章 同文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貧民還感激士紳替他們說話,殊不知他們被人賣了,還幫著人數錢。

為了突破讀書人對言論的把持,王成特地建立了同文館。同文館,近似訊息和雜誌的連絡體。有柳隱為第一任館長,卞玉京和馬湘蘭善於書畫,為同文館的副館長。

同文館刊印的兩千份雜誌,也在南直隸大賣。與報紙分歧,雜誌製作精彩一些,代價也相對高一些。在南直隸也隻是幾天時候,就售賣一空。

現在瓊州每家,根基上都有識字的。瓊州已經處理了溫飽題目,淺顯百姓也會尋求精力糧食,報紙上連載的小說也是不錯的挑選。

這也是瓊州提高識字率的服從,瓊州的初級書院講授的字,都是王成推行的簡體字。這些簡體字,初始推行的時,遭到必然的抵抗。在王成的絕對權威下,這類聲音很快被壓下去。

聰明的江南士人,也開端探聽起同文館。得知在同文館頒發文章,隻要通過考覈登載,另有必然的稿費。有人就想方設法的和同文館聯絡,但願能夠頒發文章,賺取必然的傭金。

這一本雜誌它的首篇文章則是由柳隱撰寫的《我在瓊州的見聞》。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