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_第一百零一章 灌溉工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崇禎八年十仲春下旬,在靈山衛山腳下那條知名河旁,龐剛帶著十幾名老木工行安步在河邊,看著河裡不斷流過的河水龐剛笑著對身邊一名白髮蒼蒼的老木工說道:“許老伯,您看靈山衛四周就有這麼一條河,每年它都從我們的中間白白流過,可我們的良田卻因為冇有水灌溉而荒廢,這可真是太可惜了。要曉得如果能把這些水操縱了就能使這些良田獲得灌溉,如許便可贍養數萬百姓啊。”

而如許的事在古時候的文人看來那的確就是他們的一項根基功,信手沾來毫不難堪的。馮文綠這麼說清楚就是在問要不要替青州的衛所美言幾句了。

說乾就乾,龐剛承諾了這位許老夫的前提後代人終究開端完工起來,這類中原最陳腐的農業灌溉東西也叫天車,車高十米,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鬥。刮板刮水,水鬥裝水。河水衝來,藉著水勢緩緩轉動著十多噸重的水車,一個個水鬥裝滿了河水被逐級晉升上去。臨頂,水鬥又天然傾斜,將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農田裡。水車形狀酷似古式車輪。輪幅直徑大的20米擺佈,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達15-18米。輪幅中間是合抱粗的輪軸,以及比木鬥多一倍的橫板,一日可灌田五百畝,端的是古時最短長的灌溉東西。(未完待續)Q

馮文綠輕歎了一聲,“好吧,下官這就前去草擬奏章,替他們潤色一下吧。若非魯王殿下不肯開倉放糧,我們也不會出此下策把流民都趕到青州府,此事也確切是我等不對在先,下官這就歸去籌辦。”

“那如許一架水車一日能灌地多少畝呢?”

不過此時的龐剛自從抄了青州鄭府後倒是發了一筆大財,有了三十多萬兩現銀在手的他大手一揮非常豪氣乾雲的說道:“既然要做咱就一步到位,讓這些水車沿著這條河道一字排開灌溉沿途的地步,不過本官但是有言在先的,如果這個水車做得不好本官但是分文不給的。”

濟南巡撫孟博真看動手中這張有著青州統統富戶士紳的署名的狀紙隻感到一陣眼暈,如果這張狀紙上所述的真是真相的話那麼這可就是一樁驚天大案了,這些富戶士紳們的能量他是很清楚的,他們是毫不會坐視本身的好處遭到這麼**裸的侵犯的……大人,馮大人來了。”一名衙役快步走到孟搏真的麵前悄聲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