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是流民的死屍餓殍,乃至看到路旁刮人肉者如屠豬狗。各處的流民。各處的賊匪,除了一些大的莊子及堡子外,行走田野,就難見有火食的小型村莊。
固然龐剛的有些部下對龐剛的這個規定開端有些不睬解,但久而久之也就風俗了,在龐剛的影響下,青州也漸漸的直立起了一個風俗,那就是大老爺們就要有一個大老爺們的擔負,哪怕就是餓死也不能做一些冒犯做人底線的事。
“嘩啦......”四周的流民都開端竊保私語起來,畢竟他們都在這裡餬口了半輩子了,俄然要到彆的一個處所去重新開端餬口,任是誰也要細心考慮一下的。
“種地?”白叟慘笑一聲,“即便是等韃子退走,這裡的地還能種麼?官府的苛捐冗賦多如牛毛,我們這些老百姓難啊!我平分開此地後,家裡的地步必然被那些豪強鄉紳占了,我等一去那可就是斷了退路了。”
崇禎十年四月初五。龐剛來到了已經變成殘垣斷壁的天津城外,映入雄師視線的則是一副好像天下末日般的氣象。到處都是燒燬的房屋和無人措置的屍身。
白叟放下了手裡缺了一個角的瓷碗歎了口氣,“哎,現在如許的景象不去又能如何呢,小老兒本年已經六十有四了,本來就算是死了也不虧了,可就是放不下身邊的這個小孫子,他爹孃被韃子擄走,如果我這老頭再放手棄世他可就活不下去了哇。”
施粥以後,龐剛帶著親兵在城裡到處巡查,看到如果有人要趁亂擄掠、奸騙婦女之事立即就被龐剛身邊的親兵拖了出來一刀砍死。如此酷刑這才震懾住了那些心胸不軌的青壯。
對於開設粥鋪,龐剛麾下的青州軍早已是輕車駕熟,很快,天津城的大街上一字排開的架設起了上百口的大鍋,鍋上麵是熊熊燃燒的柴火,鍋裡熬著較稀的小米粥,看上去是金黃色的,四周飄著一股股小米粥的香味,吸引著四周無數的流民,看著鍋裡的米粥,他們的眼裡射出了餓狼般的綠光。
“這.......這可如何是好?”這名婦人扯著大壯的袖子惶恐問著,她對饑餓的滋味實在是受夠了。
大壯呆了呆,才躬身道:“大人菩薩心腸,末將自愧不如。”
“亂世性命不如狗啊!”看到這麼苦楚的風景,龐剛不由連連點頭感喟。
看到龐剛這般極力庇護本身這些老弱病殘,流民們的心才垂垂穩定下來。龐剛走到一名正坐在路邊喝粥的白叟和小男孩身邊坐了下來,他笑著對白叟問道:“白叟家,您情願到青州去餬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