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汗、代善、皇太極齊聲喝道:“不成!”
看著父汗和幾位哥哥皆是心不足悸,對那沈東海和定邊軍非常害怕,莽古爾泰不由心中不平,對世人吼怒道:“沈重再能也是肉身凡人,定邊軍再強也隻要萬餘人,有何可懼?八音傳信說,沈重和定邊軍正護送五十萬百姓南下,此恰是追擊圍殲定邊軍的大好機會!父汗,兒子請令,帶領萬騎回師,彙合費揚古和八音,追殲定邊軍!”
天命汗嘲笑道:“沈重既然去了鐵山,那我們拿遼西的定邊軍出氣。莽古爾泰、阿敏聽令!”
皇太極笑道:“父汗此言恰是!若非明國連連出錯,那裡有我大金的明天。遼東文恬武嬉,給了我們撫順清河!楊鎬批示恰當,明國損兵薩爾滸!袁應泰擠走了熊廷弼,讓我們一戰而下遼瀋!王化貞傲慢高傲,又丟了遼西!隻要我們能等,明國就會將機遇奉上門來,何樂而不為?”
莽古爾泰迷惑問道:“父汗,咱十萬雄師都攻不下這冰城,我和阿敏又如何能看得住?”
天命汗冷然看著鎮靜不已的莽古爾泰說道:“降軍、蒙古軍都與你們統帶,四萬雄師圍而不攻,坐等冰城溶解,然後全軍壓上,屠儘定邊川浙,為我大金複仇!”
皇太極感慨道:“沈重當初的兵略應是做了兩手籌辦。第一步乃是趁我軍西進,趁虛從遼南北上,俄然變向奔襲瀋陽,從而調開費揚古和八音,為遼陽的定邊軍締造機遇。在這個根本上,沈重卻用儘了手腕,終究利誘了我們的眼睛,最後一舉底定全功。”
莽古爾泰怒道:“有何不成?三國時,若非劉備不聽孔明勸諫,行婦人之仁護佑百姓一齊逃竄,又怎會被曹操追上,乃至有長阪坡之敗?今沈東海複劉備不智,多了五十萬百姓的累墜,此去鐵山當有十天路程,我軍大可安閒追擊,以百姓為管束,逼定邊軍決鬥。如此,可一舉毀滅定邊軍,活捉沈東海,為我大金死難的遼瀋子民報仇雪恥!”
皇太極嘲笑道:“設下重重停滯,以步兵圍困大淩河堡,以鐵騎看住南下和大海的活路,現在已是仲春,氣候正要回暖,那冰城還能對峙幾天?”
莽古爾泰怒道:“進不能攻大淩河,退不能與鐵山決鬥,那我們乾甚麼,莫非就此認命,看定邊軍對勁麼?”
天命汗點頭說道:“有此之思,可見老五是動了腦筋。可方纔聽完老八的闡發,以沈東海鬼神難測的手腕,你還以為他會等閒留上馬腳,白白給我們致其死地的疏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