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微官_第三十一章 便起風雨去無情(十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魏忠賢苦笑道:“不肯強攻,不肯死守,不成拘束。不成刻苦,不能薄待,不能嚴懲。戰前必與相同,戰後必行重賞,無奇策難以服眾。無情麵難以收心,厚輜重方敢言戰,留退路方敢縱橫。東海,聽了你麾下那些良將侃侃而談,孫承宗汗流浹背,當即收了降服他們的心機。”

魏忠賢笑道:“除了孫承宗,另有一個啟事。”

沈重抬頭打了個哈哈,對魏忠賢調侃道:“以你們的才情,不去寫書真是可惜。”

魏忠賢胸有成竹地一笑。對沈重點頭歎道:“這不是咱家的意義,而是孫承宗和咱家共同的意義。東林的確故意將你和熊廷弼牽涉出去,為遼西之敗共擔罪惡,但是你沈東海與熊廷弼分歧。東林大要上氣勢洶洶,實際上還何如不了你小子,你也當不了熊廷弼。”

魏忠賢哈哈一笑,反問道:“東海何出此言?”

沈重壞笑道:“胡說八道,哪有你們說得這般嚴峻。”

看著沈重不耐,魏忠賢便俄然一笑,對沈重問道:“孫學士隻是以此藉口去看看你罷了!東海十四歲著書指導薩爾滸,十五歲征建州守遼陽底定遼東,十六歲功成身退佈局鐵山,十七歲橫掃遼瀋救困渾河,十八歲三路疑兵縱橫全遼。現在又要放棄權勢繁華,赴萬裡之遙為天子國度開辟外洋。思之東海平生,放棄清閒歡愉,開罪天下文人,不戀權勢一力撐天,不計榮辱一心為國,千古之下可有幾人?咱家倒要問問,東海之誌到底為何?”

見魏忠賢冇有聽懂,沈重也不解釋,對他嘲笑道:“魏公說得冇錯,不是你們要我走,而是東海本身願去。孫承宗既已放出了遼東的吞金猛獸,我若不去外洋,天子必加遼餉,一旦民力乾枯,顛覆就在朝夕!”

魏忠賢笑道:“以是東海赴京,先以開辟外洋、中原萬年,壓服天子儘力支撐,讓定邊軍重新看到但願,定邊軍雖無,他們卻還是天子親軍,隻不過臨時冇了身份罷了。難怪自你入獄,皇爺便移駕虎帳,本來是幫東海穩定軍心啊。”

魏忠賢笑道:“那是因為你沈東海是天子近臣,堂堂威海伯。朝廷的欽差大臣,名正言順的親軍統帥。但是為了你那四海之誌,你已經不是了,並且還方法著他們去國離家,遠赴萬裡,做那化外之民,四海之盜。若非天子寵任還是,東海又統帥日久,恐怕他們早就叛你而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