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的街道燈籠初掛,行人漸少。西門街的知味樓前倒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知味樓的老闆劉磊穿著全新的長衫,頭戴頂團花圓帽,兩眼眯成一條縫,臉上堆滿了笑容,樂嗬嗬地正垂手站在知味樓門前親身驅逐今晚受邀前來的客人。
“府台大人說得是,”張會長點頭道:“隻是這一地縣治如何,一縣官員經心極力是一方麵,本地百姓恭敬順從也是相稱首要的。”
“府台大人到了麼?”許梁邊走邊問道。
許梁因為回了趟許府,再趕到知味樓的時候,知味樓二樓幾近坐滿了建昌一地有頭有眼的人物。
“張會長請說。”孫一平道。
“回大人的話,還冇呢,小的看客人都到得差未幾了,便著人去請了。”
“本官俄然想了起來,”何通判看向坐在劈麵的譚誌成,道:“誌成哪,你弟弟誌勝是不是也開了個譚記皂膏?”
“哎,張會長說那裡話?”許梁內心咬得牙根癢,臉上倒是一片笑意,他道:“梁記固然是許家的財產,但到底還是端莊商號嘛,插手建昌商會也是該當的。本官轉頭就讓人找張會長洽商入會事件。”
商會會長張振東一捋長鬚,慢悠悠地拱手道:“老夫在這建昌一縣呆了有五十多年,打萬曆爺即位那天起,老夫就在這建昌縣了,要說這三年來的縣治嘛,老夫自認還是有所體味的。”
未幾,一隊衣甲光鮮的衛隊,踏著整齊的法度開到了知味樓前,當下,許梁在前,劉磊在後,兩人上前將一眾到來的南康知府孫一平,通判何論之,建昌知縣王賢等人迎進了知味樓。
建昌商會的會長,張振東,到了。
挨著老者坐著的,是位圓臉的員外,許梁打量一眼,有些眼熟,再一想,便記起這位恰是本身籌辦巡防營糧餉的時候曾找過來“說話”的陳員外。
許梁的神采刹時就陰沉了下去。
酒過三循,菜過五味。南康知府孫一平便笑著問道:“我們這桌坐的官員本官根基早都認得,本日與三位建昌的商界名流倒是第一回見,來,本官與三位喝上一杯。”
劉老闆一個趔趄,忙又站定了,暗道馬車裡倒底是誰,怎的這麼擺譜,他悄悄地退後兩三步,穩穩地站著,細心打量著那將要上馬車的人。
“張會長但說無妨。”孫知府道。
一杆烏黑如墨,頭鑲綠寶石的柺杖起首探到了空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