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縣問道:“兩位大師,如何說?”
王知縣聽了,一時愣愣地不知作何感觸。再問許梁另有甚麼備用地點,許梁卻點頭說最好的地段也就真如寺和這百花穀了,其他的,都規格太小,難以入眼。
執事和尚得知了成果,目睹縣衙的人直直地下了山去,便一溜煙地跑回真如寺去處常慧禪師陳述。
王知縣聽了,也不看常慧禪師了,大手一擺,“走,我們去那邊瞧瞧。”
本日的真如寺熱烈不凡。
正說著,林,秦兩位建昌馳名的風水大師檢察完地段,捧著羅盤迴到了王知縣麵前。
“恐怕禍及生祠仆人!”林先生一字一頓地說道。
許梁道:“縣尊,下一處距此地不遠,乃是一處叫百花穀的處所。”
王知縣聽了,便也不作他想,號召世人一起不歇地回了建昌縣城。
深夜,許府的大門被人拍響。下人開門一看,吃緊地去喚醒了自家老爺。
王知縣也是嚇了一跳,急問道:“林先生,這是為何?”
這番奇特的行動把陪著的一眾大小和尚看得奇怪不已,把常慧禪師看得是心驚肉跳。
常慧老衲民氣得提到了嗓子眼了,緊盯著兩位先生。
王知縣聽罷,興趣索然地一擺手,道:“既然兩位先生都這麼說,那便算了,許大人,下一處候選地點在甚麼處所?”
林先內行端羅盤,閉目沉吟一陣,睜眼朝四周拱衛的群峰一指,道:“諸位請看,這真如禪寺群峰環饒,本來是呈眾星捧月之勢,隻是,大人請看,這一峰峰,一山山,連綴不斷,將真如禪寺圍得是水泄不通,小的所說宜家宜宅宜寺不宜祠,啟事便在這裡,建普通祠堂尚可,如果建生祠,那是千萬不成,若強行建祠,剛氣運鬱積於內,難以通達於外,恐怕……”
王知縣一甩袍裾,不再理睬他。
執事僧從常慧禪師那邊出來,便將官府替魏公公建生祠選址的事情向幾個前來探聽動靜的和尚說了,不久,這動靜便在真如寺內傳開了。
常慧手撫前額,撫了把子虛汗,道:“可嚇死老衲了。你彆管我,你去緊跟著他們,密查了成果再回報於我,快去。”
“這……王大人,這不當啊,真如寺香火傳了上千年,可不能就這麼斷了啊?王大人?”常慧聽王知縣竟然說出如許一番強辭奪理的正理來,的確鼻子都快氣歪了,生生忍下肝火,轉而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