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權臣_第六章 走後門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還差未幾!”張孀婦頓時換了一副千恩萬謝的麵龐,笑嗬嗬的對劉學究說道:“多謝劉家大哥了,等我家裡的鴨子下了蛋,再給劉大哥送些過來。時候也不早了,那我就先回了呀。劉大哥留步,留步,不要送了……”

“你……你血口噴人,明顯是你主動到我家裡來的,我甚麼時候對你脫手動腳了?”

“這鴨蛋……是啥意義?”

在張孀婦的“威脅利誘”之下,萬般無法的劉學究隻能把她兒子的名字落在花名冊上,原覺得能夠矇混過關,想不到李吳山還是重視到了。

“這話也就哄一鬨李老爺,倒是騙不過我的。”張孀婦笑道:“你兒子和我兒子都是同一年出世,憑啥你兒子就十六歲?”

劉學究能成為民團的賬房先生,主管職員錄入和案牘謄寫之類的事情,不但非常麵子而起支出豐富,為了張孀婦這麼點好處就秉公舞弊,確切不值得,以是他又一次回絕了張孀婦的哀告:“不可,真的不可。還是等兩年吧,等你兒子再長大一點兒……咦,你要做甚?”

對於張孀婦如許的貧苦人家來講,鴨蛋絕對能夠算得上是豪侈品了,是千萬捨不得吃的,而是積累起來拿到集市上賣到,換點油鹽錢。常日裡,張孀婦把鴨蛋視若珍寶,前些日子鄰居的小孩偷了她一枚鴨蛋,她就罵了好幾天的大街。本日這是如何了,竟然如此豪放的送給劉學究十幾個鴨蛋……

“我家的風景不消多說,劉家年老是看在眼裡的。”張孀婦用一種抱怨的語氣說道:“我阿誰死鬼男人歸天的早,家裡四個娃娃全憑我一個婦道人家拉扯長大,這日子過的實在艱钜……幸虧李老爺開了民團,也是個不錯的門路。如果我家的大娃兒能報個名,不但省下了家裡的口糧,還能賺些穀子鹽巴返來,我家的日子也就不那麼緊巴巴了……”

那些人把黑布拿回家以後,底子就冇有做成肥大的遮腰大襖,而是做成了短小的轉腰小襖。如此一來,便能夠省下幾近一半的布料,然後再用省下來的布料做裁縫物給家人穿。

劉學究固然貧苦,卻很在乎本身的臉麵,如果張孀婦喊了出去,本身後半輩子的名聲就完整垮台了。並且他信賴張孀婦絕對不是空言恐嚇,因為這女人彪悍的很,撒潑打滾罵大街不過是家常便飯,她說得出就做獲得。

“歸正我就那麼說,隻要我大喊一嗓子,你劉學究就會落個身敗名裂……”張孀婦完整就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模樣,逼視著劉學究低聲望脅:“歸正我也是孀婦,早就不在乎名聲了。這類事情,鄉親們是信賴我還是信賴你,你本身衡量著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