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士月糧是八鬥,士官月糧一石,不分品級。
升入軍士,底薪二兩,每級加五錢。二級下士二兩,一級下士二兩五錢。
三千兩銀子一下子冇了。步隊裡本來采購了一百套綿甲,此次劉鈞又采購了三百套,本來倒想人手一套,可太貴了。前次買是五十兩一套,此次貶價了,二十兩一套,仍然不便宜。三百套就得六千兩,幸虧附送明盔和網靴、麵甲、護喉這些。
如何搞這個品級,劉鈞想了好久。
列兵,底薪每月五錢加月糧三鬥。彆的有五錢銀子,但必須得在考勤、練習刻苦、作戰表示等方麵獲得滿分才氣拿到,如果表示不好分數不敷,要扣分,那五錢銀子也得扣除部分。如果表示的好,能如數拿到五錢分外賞銀。此中表示最凸起的,還能獲得分外的積分嘉獎,但不再賜與現銀犒賞。
分歧的品級,會有分歧的餉錢。
畢竟現在他們這支步隊也算是官軍了,上麵的軍官都有了品級官身。上麵的隊員,也該當有個品級,軍隊是最重視上劣品級序列的,這既無益於步隊批示,也無益於激起兵士們的長進之心。
但有了這個品級後,今後高低更清楚,同時今後如果再作戰,兵士有功以進級為主,犒賞為輔,能節流下大量的賞銀。畢竟一小我頭二十兩,這錢付的劉鈞已經有些肉痛了。
“隊總能夠算是士官,能夠分為三級,一級上士、二級上士、中士。隊員們獲得這三個品級之一,就有資格擔負隊總之職。”
列兵五錢,上等列兵七錢,三等兵九錢,二等兵一兩二,一等兵一兩四,上等兵一兩六。
一萬兩設備銀,隻剩下一千兩。
疆場上的緝獲也能夠歸入辦事社中,讓隊員們再憑積分卻調換,如許既能處理戰利品的出售題目,製止賤賣,並且犒賞換成積分後,也不消再直接付給現銀。隊員們的積分存在積分簿上隨時能夠從辦事社裡調換物品,實在也即是九頭鳥內部有了一個新的貨幣暢通,對銀子的需求壓力會減少很多。
而作坊裡另有打算外的出產項目,這些打算外的訂單都是來自於一些將領或者處所上士紳們的私家訂單,主如果設備給仆人或者設備給鄉團的軍器。這些訂單相稱於作坊裡接的私活,代價相對較高,但對於質量也要求高。
劉鈞細心的思慮著,最後想到一個新的體例,給本身的兵士分授品級,近似於軍銜。
預備隊員都授列兵,正式隊員的新隊員授上等列兵,等集訓過後,通過新兵期後的正式隊員能夠升為三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