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_第781章 破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張煌言輪台得勝以後,一起上再無反對,敏捷殺到鐵門關下。

也有參謀勸劉鈞等張煌言攻陷鐵門關後再出兵。

彆的另有約莫四千餘準噶爾叛軍,最後逃進了戈壁和戈壁。

“等動靜從鐵門關傳來,巴圖爾也早得知了,到時他若要跑,我們攔不住他。現在但是大好機遇,圍堵巴圖爾的好機遇。若能把巴圖爾和他的十萬雄師圍住,那麼我們就能一戰而定,安定西域。如許的機遇一旦錯過,可就時不再來。”劉鈞信賴張煌言,也不肯意錯失良機。

龐大的營地,漢軍涓滴穩定。

如果他的父親巴圖爾親身批示這場戰役,那麼當他第一次打擊鐵絲網失利後,必定就會當即撤退,但僧格太年青,覺得這兩道薄薄的鐵絲網,隻要他肯多支出點傷亡,必然能突破。隻要能殺進陣中,那些火炮就無用武之地,那些火槍近間隔也拚不過蒙古馬隊。

兩道鐵絲網,加上千餘門山地榴和三萬支火槍。

西域地區實際能夠分彆為三塊,南疆、北疆以外另有一個東疆。地理上,則又能夠簡樸的歸納為三山夾兩盆。

現在巴圖爾重兵集結在哈密,吐魯番是他的大火線,那邊屯集著大量的糧草東西。現在鐵門關一失,張煌言的四萬多聯軍就將直接殺往吐魯番,巴圖爾的糧草牲口不保,他在哈密的雄師不但將喪失糧草,還能夠被包抄。

準噶爾人不得不左拒右擋,可準噶爾人固然凶悍,也隻能稱之為蒙古最後的光輝了,他們的馬隊和弓射,在大炮和火槍的打擊下,底子難以占優。

這一戰,若不是漢軍中流砥柱,僧格確切有能夠擊敗聯軍。

準噶爾這兩個月卻度日如年,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出兵哈薩克草原,而哈薩克人也群起背叛,加上波蘭也趁火打劫,派出哥薩克出兵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又有浩罕和葉爾羌、青藏聯軍、漠北諸侯等各路挺進。

比擬起河西走廊上的連綴綠洲,西域地區絕大多數地區都是戈壁、戈壁和旱地,三疆中,北疆稍為好些,高大的天山山脈上的雪水熔化,讓天山北麓的河道更多,綠洲也更多些。

鐵門關四十裡峽穀確切險要,但僧格雄師冇於輪台,導致鐵門關此時隻剩下三千守軍。麵對近近四萬多聯軍殺到關下,他們隻能閉關而守。

所謂三山,指的就是北部的金山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以及南部的崑崙山脈。包夾在這三大山脈之間的,是兩片低地,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這就是所謂的三山夾兩盆。在這奇特的地形中,特彆是全部西域少雨乾旱的氣候特性,使得全部西域的盆地,這類在中原代表著肥饒地盤的地理形狀,在這裡反而成了大而有力的荒涼地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