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_第196章 搶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過對劉鈞統領權最大的還是本鎮的這些巡撫巡按禦史們,先來一個監軍道楊廷麟,現在又來一個巡按黃道周,幸虧這兩人都素有奸佞之名。屬於那種魏征式的樸重之人,劉鈞跟他們相處下來,發明兩人都還不錯。

一口氣寫了很長,楊嗣昌停下筆,長歎一聲。崇禎天子對於他,確切很信賴,他也非常感激這類知遇之恩。哪怕現在他把事情辦砸了,愧對了這份信賴,可這最後的奏章裡,他也仍然是滿懷忠心的對天子提出了本身的很多建議。

楊嗣昌大力保舉劉鈞,稱劉鈞有戚少保之練兵之才,劉鈞隻以數月時候,就練出一支上萬的兵馬,大破賊匪。可知劉鈞的本領。如果讓劉鈞來練習新軍,朝廷加以總結推行,那麼新軍可成。

劉鈞點著頭,笑道。“這也是共贏的作法,我們從糧農手裡買糧,買到的是當年最新的糧食,不消擔憂陳糧黴糧。摻沙摻土等環境。並且我們現在就跟糧農議訂代價,簽下左券,也有包管到時不受糧價顛簸影響。”

在戰亂時候,有銀子也常買不到糧食,乃至糧價跟著戰亂有經常會大起大伏,偶然相差十餘倍都有。

在劉鈞左邊的是楊廷麟,右邊的則是方纔趕來的黃道周。黃道周是方纔授任的鄖陽巡按,已經五十多歲,是天啟時進士,天啟朝時做過翰林編修、經筵展書官,崇禎朝做過翰林侍講學士、經筵展書官。

吃不飽飯,何談練兵,更不消說兵戈了。特彆是在這個到處動亂的時候,吃飽飯纔是第一要素,乃至糧食比銀子更首要。就如關外遼東,他們的軍餉就遠高於本地,乃至根基上都達到二兩月餉以上,但實際上,遼東的糧價卻遠高於本地,乃至偶然山東買一石糧的銀錢,隻能夠在遼東買四鬥糧。

“我籌算采購一百萬石糧食做儲備,收買代價則為稻米每石一兩銀,我們能夠預付一成的訂金,簽訂收買左券。”

漢中,西鄉。

是以對於劉鈞來講,要練習兵馬,要建立一個安定的火線,要安軍心,那最首要的不是手中有銀子,而是得有糧食儲備。這個糧食儲備不能希冀朝廷,隻能本身籌辦。

劉鈞有這麼多錢嗎?據他們所知,此次天子犒賞軍功,劉鈞所部也不過得了十多萬兩銀子罷了。並且天子早說過,朝廷有力再拔付銀錢給劉鈞練習新軍,得靠處所措餉。一百萬銀,從哪來?

但細心這麼一想,卻有確切是不錯的打算。

一百萬兩銀子現在劉鈞一下子拿不出來,但是十萬兩的訂金他還是能拿出來的。現在間隔晚稻收成另有一個多月,劉鈞感覺他還是偶然候去籌措剩下的糧款的,何況,也不必然就需求到時頓時付清糧款的,簽條約的時候,能夠商定分期付出,在年底前付清就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