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鈞對這番闡發也是持附和態度,“可為何先生們覺得獻賊必定會選四川?”
但暗裡,天子也給他發來密旨,讓他抓緊剿來賊匪。
座中諸人都不由微微變色,期限一個月,這如何能夠。
“本官將令已下,軍令如山,如有敢不參軍令者,本官將請出尚方寶劍,以正效尤!”
楊嗣昌本年不過剛五十出頭,湖廣武陵人,出世於書香家世,祖父楊時芳為武陵名流。父親楊鶴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而楊嗣昌隻比他父親晚六年也中進士,處於明末亂世,楊嗣昌父子倆皆以督兵聞名。
江船已經直接開到了縣城外的舉水河船埠,六營兵馬在此登船,然後直入長江。
“現在,諸將聽我軍令變更。命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率其麾下副總兵賀人龍、李國安部當即進駐漢中西鄉設防反對。”
“不。”梅之煥再次回絕了劉鈞的發起,“我們的行動得保持奧妙,有半點泄漏。獻賊都有能夠得知,到時我們想要反對他們就難了。”
“明天夜裡我和酉卿又細心的商討了下。”梅之煥站在船麵上對著劉鈞說道,“張賊雖在房縣設伏擊敗左良玉和羅岱二部,但他們現在新反,氣力遠不如當初之勢。左良玉一敗,朝廷大怒,楊嗣昌接下來就要大肆圍殲,張獻忠隻要不蠢,就曉得湖廣是呆不下去了。”
楊嗣昌也很喜好這個考語,出京以後便特彆做了一麵繡有鹽梅大將的旗標,和督師等旗標一起。
“謹遵鈞命!”(未完待續。)
能夠說楊嗣昌固然在崇禎十一年才入閣,可在朝中倒是極得崇禎信賴。這類信賴乃至有些讓人驚,崇禎一朝換過無數輔臣,可對楊嗣昌之信賴卻少有人及。他雖不是首輔,可獲得的信賴卻超越首輔,真正的權傾朝野。
“河南總兵陳洪範、副總兵陳永福、四川總兵方國安等其他各部隨本官一起追剿來賊。”
目光在諸人身上掃了一眼,楊嗣昌心頭有些不歡暢。他先前召各省督撫總兵們前來會晤議事,可到現在,卻隻來了這幾個。新任的總理梅之煥冇半點動靜,湖廣巡撫、鄖陽巡撫、河南巡撫三巡撫也不見人影。
雖擺脫了彈劾,可天子卻接連啟用了一批湖廣致仕大臣,梅之煥、李長庚、李樹初、袁繼鹹,這些人的重新啟用,讓他不免感覺有些緊急危急感。
“如果能回陝西天然是有好處的,可正因為如此,楊嗣昌必定會對此早有防備,陝西邊疆上必定會有兵馬反對。想殺歸去不是那麼輕易的。另一個,這些年陝西早就打爛了,他們就算歸去,也冇甚麼東西可搶了。但是四川就不一樣了,隻要能突入川西平原,那幾近就很難再攔的住他們,並且川中敷裕,且楊嗣昌等會把防備都放在陝西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