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稱雄_第151章 這還是輜重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非常好,我們前後投入了這麼多財力人力出去,投入是相稱大的。目前這個產量很不錯,不過還不能放鬆,除了我們本身要設備的炮火訂單得趕出來,目前我們手上另有很多內裡的訂單,也得抓緊趕工。”說到這裡,劉鈞又慎重的道,“但有一點必須得記著,產量當然首要,但質量卻必須排在首位。如果有一門炮,在疆場上出了質量題目,到時候我必定要一個個究查下來,毫不輕饒。”

從麻城到襄陽,約莫八百裡的間隔。

如果每天行軍四十裡,這麼遠得走上二十天。

恰是以,九頭鳥的輜重營從一開端設立之初,就必定了不是打醬油的角色。

齊民要術卷九《飧飯》篇飯第八十六作粟飧法;米一石,取無榖者,淨淘炊熟,下漿水中,任水曝乾,淘去塵,又蒸曝之,經十遍可得二鬥。每食,取一大合,先以熟水浸之,待濕徹,然後煮食之,一人可五旬日。

“放心吧,有如許好的報酬,有那般好的設備,再加以練習,冇有哪支民軍可敵。”實在打到現在為止,固然說各地義兵叛逆有的十幾久了,可一向以來,他們還冇有哪支義兵能夠正麵擊敗官軍。固然也曾多次擊敗官軍,但多是遊動做戰,靠的是避實就虛,乃至是設伏打圍。

齊獨眼有些看神仙一樣的看著蔡遠,底子不信賴。一個輜重營罷了,竟然有三百二十門佛郎機,一千二百八十杆飛龍銃?這他孃的還是輜重營?那戰虎帳的設備得有多麼的短長豪華?

打一開端,劉鈞就冇有想到讓輜重營隻是一支民夫營。

在劉鈞的假想中,輜重的戰術任務很簡樸,平時須充分籌辦好必然基數的糧草物質儲備,隨時等候出發跟從友軍行動,或是就近支撐友軍的軍需供應。

齊獨眼有些難以置信,“一個輜重營。每輛輜重車竟然要配兩門佛郎機炮?這配製也太誇大了些吧。”

不料蔡遠卻接著道,“目前我們的廂車、騾子,佛郎機炮以及飛龍銃都已經到位,兵士們也已經練習了一些日子,但團體上來講,我們還貧乏練習,冇有團體的默契,特彆是貧乏軍官。現在你們都已經是我們輜重營的各級軍官了,我但願接下來的這些天,你們能抓緊時候,把步隊整合起來。”

“我們輜重營的體例是由遊擊大人親身編定的,以廂車為根基單位,每輛廂車配八頭騾,每廂車另配兵士兩隊,一隊正兵,一隊奇兵,每隊各十人。固然我們是輔兵,最大的任務是運輸糧草輜重,但劉大人也但願我們不但僅是後勤兵,還要成為一支能夠幫手做戰的輔兵。是以,我們輜重營也是配有很多設備的,乃至並不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