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_第一百八十四章 濟州歸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必。在我們這裡冇有跪禮,還是站著說。”趙烈虛扶一下溫言說道。

“黃漢、馬濤,島上後備兵役製停止的如何,朝鮮族人可否抱怨。”趙烈問道。

“大人,濟州百姓起初大部都是官奴,私奴,自從大人將島上官奴私奴廢除後,我等朝鮮百姓都是對大人感激的無以複加。分派田畝,收買穀物,減免稅賦,這都是趙大人帶來的,趙大人在我濟州百姓心中就是再生父母。”李玄顫音回道。

“部屬服從。”馬濤回道。

“大人,客歲,本年濟州合計開墾地盤三十餘萬畝,加上原有的地盤達到了六十三萬畝,安設了遼民五千戶。兩萬零四百六十餘人,本年的濟州又是一個歉收年,持續兩年的歉收但是讓濟州百姓喜笑容開,”馬濤笑著說道。

“大人,現在濟州每個村屯都開端創辦蒙學,免費傳授漢語以及算學,為此官署從遼民中招募了近六百名識文斷字的生員,每年僅次一項就多支出一萬多兩銀子。”馬濤心疼的說道。不過。這是大人的叮嚀,按他的設法,實在冇有需求讓朝鮮的後輩免費退學。

介於南掠船隊帶回的銀山,深感馬隊不敷的趙烈命令組建第二馬隊千總,先行采辦兩千匹戰馬,從遼民中招募職員,待春季將北華島的馬隊第一千總部分職員抽調返來構成骨乾。畢竟趙烈手頭上的獨一千總部陷在北華,在這期間手中冇有馬隊,心中不穩啊。

“本年上秋以來,石島的水泥、木料、鐵筋等物供不該求,何也,濟州百姓積累了兩年的銀錢大半都投在了製作新房上,這也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濟州城外的兩個水泥窯底子不敷利用,石島發來的鐵筋更是遠遠不敷,隻要木料因為北華的原因還是供應得了,這不,前些光陰,在濟州城外,大靜、城山外各建了兩個窯口,部屬還通秉了石島趙大人多產些鐵筋。”馬濤邊說邊點頭,當時因為水泥和鐵筋的緊缺暗盤裡代價翻了兩番。

“百姓的支出如何?”這是趙烈最體貼的,隻要百姓安居樂業本身的火線才氣穩固。

“此船,長六十八米、寬十六米、船麵五層,四主桅、前斜帆、後斜帆,四桅上帆,兩舷各備火炮三十二門,都是三十六磅和四十八磅炮,海員九十五人,披甲百餘人,炮手二百人,側後順風時可達十節航速,耗銀一萬另五百兩銀子,這是因為北華的大量原木供應,不然造價還得翻番,當然,因為其龐大,我等多用了半月纔將其製作出來。”老尤對勁的顯擺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