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_第五章 出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皮島東江總兵毛文龍一日三催糧餉,更催海軍戰船,運送哀鴻歸山東,的確是啼血聞報。作為上官的武之望雖和毛文龍反麵,卻也有本身的風骨,老奴內部狼籍,漢民南下,此乃天賜良機,武之望一邊飛報朝廷,一邊籌辦糧草,催促出海。這就苦了王批示了,既不予補葺船隻的銀兩,又要責備軍齊出,真是愁煞人了。

“高水城,駕船我是門外漢,福海號就交於你了。”趙烈叮嚀道。

卯時初,趙烈與李明峪,王哲等恭候於趙海明房外,趙海明身穿官服,舉頭走出臥房,“父親大人,孩兒已籌辦伏貼,父親另有何叮嚀。”趙烈單膝點地。

“李頭,如何,是快是慢,”趙烈問道。

趙海明略一抱拳,帶領世人魚貫而出。

登州水城海軍衙門中,登州海軍批示使王僉正忙的焦頭爛額,待威海海軍一到,後日海軍兵進旅順,再到皮島、鐵山。如不敷,則還要再走一趟。

福船航速也就是四五節,固然威海到登州,海路也就不到三百裡,不過直線福船也得走十多個時候,何況為了借風,船隊走的之字形,夜晚天氣黑下來時,還得降帆慢行,一向走了十八個時候,才靠近登州。

“是,大人。”

趙海明笑著看看虎背熊腰的兒子,麵露淺笑:“烈兒,起來吧,今去登州,須謹言慎行。服膺。”

斯須,一陣狼籍的腳步從艙中響起,十五人的槍組隨萬基沿扶梯而上,達到前台列隊,李山單膝點地,“大人,”

十五人排成三行,每行五人。開端試射,先是今後火門加藥,再往槍膛加藥,把紙袋裡最底下的彈丸放入,然後用通枝壓實,最後點上火繩,李山一聲令下,第一排五人舉槍,第二聲,五人齊放,頓時槍響煙放,待三輪放吧,船麵煙霧環繞,有人不竭咳嗽。待稍停,重新來過,三槍畢,趙烈叫停。

天啟五年四月十三日寅時中輕風,海員長高水城在福海號上繁忙,他是個三十出頭中等個軍戶,身量肥胖,麵色古銅,正看著最後一樣物件藥包裝船,自從二公子用了所謂的滑輪高低貨以來,活計輕省多了,滑輪比三腳架不是普通的省力。不過,火藥不比其他,老高不放心這般粗手大腳的海員,親身監工。

趙烈也是對福船的龜速吐槽不已。

趙海明一起上隻見登萊海軍一片雞飛狗跳,自家明白前幾日本身的忙活,不過,登州海軍是威海海軍數倍,自不成同日而語,進到官署內,到得王批示的書房暫歇,幕僚讓人上茶後,也得歸去接茬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