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蒼茫_第四章 準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若開基業,丁口必不成少,不管出戰還是耕耘,冇有丁口就冇有水步軍,父親試想如有大片田畝,便可調集大量流民,安設田畝上,從中遴選精乾整訓,成為軍屯,農忙時耕作,農閒時練習,如此數年根底必成,這些軍兵為保其田產也必會極力死戰。”趙烈開畫大餅。

李山、盧元遴選兵甲,臨了又多捲走了五件魯密銃、五麵盾牌揚長而去,讓周庫吏極其的無法,這小爺惹不起啊。

“烈兒,昨日為父同李先生議了一夜,如你所言,為家屬未雨綢繆,還須有所作為。”

“如何得來大片田畝,須知此地的仕紳早將田畝占儘。”趙海明點頭,心道還是年幼無知。

趙海明釦問的看向趙烈。

“父親高見,”趙烈頓時奉上馬屁一頂,“钜艦大炮就是我家一支臂膀,而地盤丁口就是我家另一個臂膀,兵甲糧秣儘在此中,為此,孩兒籌算到澳門一趟,求取製作西夷戰艦火炮的法門,到時不吝重金求之。”

趙烈至今記得世人又驚又疑、且驚且喜的模樣,在趙烈看來,反應不算熱烈,驚的多喜的少,太普通了。有生以來,這些工匠冇有經曆過此事,匠頭一月餉銀不過是二兩銀子,工匠不敷一兩銀子,學徒乃至是冇有餉銀,此番小趙大人開出钜額賞格,當然是功德,不過,這銀錢但是有些燙手,萬一破鈔了很多銀錢搗鼓出的東西公子不對勁,公子是否遷怒他們,這是個題目。

“公子,小的少時在津門學徒,軍器局中見過顆粒火藥製作,隻是光陰長遠,有些忘了,這一月來,小人試製數次,終究製成,火藥方劑就是按戚爺紀效新書所載硝一兩、磺一錢四分、柳碳一錢八分,混好後加水,攪拌搗碎,再曬乾遴選,即成,如加酒代水結果更佳。此藥在魯密銃中發射後殘剩未幾,可五次通一次膛,此前但是開仗一次通一次膛。”

“袁頭,殘剩的顆粒火藥如按選好的方劑可配置多少。”趙烈問道。

“你小子,”王先活力的一指趙烈,“與他,公子今後還是不要來此了,庫房就快被你搬空了。”言罷,王哲低頭看著案上文牘,全然不睬麵前這個小地痞。

趙烈同披甲組、火器組以及一眾伴當四十餘人來到官署,趙烈讓他們在外等待,趙烈、餘大寶、杜立進入,來到王先生的公房外,趙烈先敲了拍門,王先生允了,趙烈排闥入內,隻見王先生正同周庫吏商討事件。

趙海明昔日倒也聽聞西歐有屬國船堅炮利,尤好商事,來往海上發賣,尤以火炮火銃精美,當然他昔日也就當妙聞聽聽罷了。當然,自家的紅夷大炮、弗朗機就是仿造這些人的,可見不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