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公和文九爺這兄弟倆,第一次同心合作。文九爺找了常日一起清閒的皇室宗親,以顧慮武帝龍體為名,要求進宮看望。
玉棟聽到周明這話,沉默了一會兒,才問道,“那我們……籌算如何辦?”
周明返來的路上已經想了個透辟,武帝已經昏庸了,朝中這兩年,多少朝臣慘死?
他自小聽到的就是聖上賢明,書上的聖賢都說六合君親師,為甚麼武帝會做出這類昏聵之事?
文國公則帶領群臣請見。
玉秀點頭回絕,“昨日太後孃娘派了幾個宮人來天女宮服侍,隻怕是來監督的。”
這話是大實話,可惜文太後等人都感覺周家人是將忠君刻到骨子裡了。幾代成王,受傷流血,朝廷排擠,不管甚麼委曲,都不改他們的忠心。
她心疼謝惠靈這個侄子,也想趁機向成王賣個好。
“皇後孃娘,您多帶些人去吧?”玉秀看謝皇後隻籌算帶幾個親信,提示道,“現在宮中有您主事,聖上也是在娘娘顧問之下,如果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您和聖上一起扣住……”
周明的安排,玉棟想了想,“還是我留下緩行吧?若事情不好,你也可有個應對。”
兩人計議定了,周明將軍中將領分了分,將可靠之人留下。
統統人壓根冇想過,若周家人不肯逆來順受地服從皇命,他們該如何辦?
周明走時隻說京中有急事,冇奉告玉棟到底是甚麼事。現在玉棟問起,他想著這事不能瞞他,就將事情都奉告他了。
他瞪著桌角看了半天,囁嚅地問道,“聖上……不是說聖上是明君嗎?”
周明聽到玉棟說謀反,不覺得然地說道,“我又不搶帝位,謀甚麼反?文家好算計,步步緊逼,嗤……傻子!兵在我們手裡,誰跟他玩心眼!”
那宮人明知是謝皇後推委之辭,到底不敢猖獗,隻好躬身退出帶路。
父親情願一人屍諫,但仍然秉承忠心,不會做出其他措置,那隻好由他來了。
都城中,無人曉得帶軍出征的周明,竟然存了清君側的意義。
他到底是周家人,做不出置北疆不顧之事。
“你壓不住其彆人!萬一留下的兵將叛變,你壓不住!”周明決然點頭,“我們不能不顧北地,以是你先帶兵馳援。我帶人留下。”
皇宮中,謝皇後封閉宮門,將玉秀召到坤寧宮商討,“顏娘子,現在動靜送不到城外,你不如離宮先去成王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