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和文太後都是一母同胞,三人豪情不錯。
柳絮是為了救她們姐妹而死的,玉秀換了紅色素淨衣衫,在她靈前拈香膜拜。
文九爺聽三人說顏家姐弟倆已經帶靈出發回籍,打了個嗬欠,“你們去國師府奉告霸道長,讓他不消擔憂了。”
一向在官道上跑了好久,不再撒紙錢了,陸連續續的人才散開。直到最後一小我也斷念分開時,他們已經分開南山幾十裡路了。
馬車上裝滿了冰塊,從南山這邊回到東屏村,少說也得大半個月。氣候雖風涼了,可屍身還是得靠冰塊保著以免破壞。
在城門口,兩人趕上丁三爺一行人,稍稍側身躲開。丁三爺一行人忙著出城,壓根冇有多重視。
“九爺起了嗎?”這三個趕緊探聽。
“起靈啦!”他們在鎮上雇請的一個禮官大聲喊道。
她輕聲呢喃,好似柳絮在麵前。
四個壯漢將杠子插入早就打好的繩結,籌辦將棺木抬起放到馬車上。
這三小我傳聞九爺還冇起來,也不敢拿小事去吵醒,比及日上三竿的時候,總算比及文九爺到書房。
“國師明天說想求太後孃娘……”
雙喜和雙慶兩個丫環在靈前燒紙,輕煙浮動,紙灰嫋嫋。
做這行當的,都是膽小的,不信邪地喊了一聲“起”,憋足勁用力,卻還是不能抬動。有人感覺不對勁了,麵麵相覷。
走出小鎮很遠,另有人追著不放,沿途有村莊傳聞這靈車後有銅錢撿,也紛繁追在前麵。
玉秀將玉梁交給宮嬤嬤,走到棺木邊,伸手重撫著棺木,“柳絮,我們先回家吧。這裡離東屏太遠,路上還要走好久。我讓人去蜀中送信了,讓老趙趕到硯山船埠來送你。我曉得,你不甘心,我也不甘心,你的仇,淑兒的仇,你如果在天有靈,這仇,我們一起記取!”
那四個壯漢再用力,竟然將棺木抬起了。
玉秀帶著玉梁從堆棧退房後,坐馬車來到鎮外。
第二日一早,宮嬤嬤和錢昌去縣衙領回柳絮屍身,天然免不了又是高低一番銀錢辦理。
世人聽不清她說了甚麼,看著紙灰嫋嫋,打著旋兒飛起,往南邊飄去。
雙喜和雙慶嚇得神采有些發白。
很快,宮嬤嬤和錢昌將柳絮的棺木領回。
這三人進了文九爺的府邸,來到前院書房外,剛想找人通稟,適值書房裡一個管事出來,看到他們三個。
“這是有放不下的事吧?”有人輕聲嘀咕道。
文九爺年紀最小,比文太後、文國公小了快二十歲。兄弟倆分炊後並冇複興院落,隻在府內隔了牆,文九爺內裡開了一扇大門,冇事時還是一個府門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