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固然捨不得這麼機警無能的伴計,但人往高處走這是功德,也支撐。何況,二人也說定了,那地裡產出還是賣給糧店,互惠互利。
幾人爬到山頂,固然就百米高的土山,薑清意都累的不可,喘氣道:“不可了,體力跟不上啊,我和奶孃在這裡等著,你們去看那山坳吧。”
齊縣這邊物產還算豐富,這山上樹雖不是特彆高大,但也長勢不錯。據大狗先容,這些樹是不能隨便亂砍的,萬一山主想全砍了賣木頭,那會被村裡人打死的,毀山可不是鬨著玩的。但山主每年砍那麼十幾棵自用還是冇題目。村裡人要想來砍樹,就很多少給山主些錢,不過平常來撿些枯樹枝子當柴火,那倒是免費。
幸虧,在看到一大片地步的時候,樓又被丁大狗童鞋給儘力歪返來了。他還感慨來著,這些城裡人腦筋就是複(有)雜(病)啊,他表示不睬解。
徐馳隻是擺擺手,他樂意,口中還是道:“相互幫忙的事,若不是小意要買地,我也不能剛巧買來這麼合適的山地。
幾人大抵看了一下那一百五十畝地在那裡,詳細土質如何,徐馳和薑清意都不懂,連丁嬤嬤都不如何懂,何況他倆這冇種過地的了。不過看地裡的冬小麥,感受長勢還不錯,買下地來,來歲就有收成。
天,這年初都有玉米了?再一探聽,紅薯、土豆也都有了!土豆現在被稱為地蛋,地裡的蛋,好形象。辣椒也早有了,這個她曉得,家裡常有辣菜。可從冇見到過紅薯、土豆啊。啊嗚,她本來還想著要不要尋來這些種子發財致富來的。話說如果不慎穿越到費事農家,很多人就憑玉米紅薯土豆奔小康的!
丁大狗接著說:“女人有所不知,我們這裡地好,種紅薯和地蛋有些虧損,那些東西隨便找點地都能長的。我們雖不如江南魚米之鄉,但豐年大師還是吃得飽的。隻要趕上水災,纔會種這些東西。”齊縣這裡,十年一小旱,三十年一大旱,倒是向來冇有過洪災。
丁嬤嬤笑道:“這些東西百年前就有了,又不是甚麼奇怪物。女人如何冇見過啊,隻不過你不熟諳罷了。我們本來在薑家,常常吃三合麵的饅頭,就是小麥白麪、玉米麪和紅薯麵摻雜在一起的啊。白麪多的時候還好,你忘了,偶然候玉米和紅薯麵一多,饅頭就粗,你還問如何饅頭拉嗓子來著。厥後到了少爺家裡,我們每天吃得好,這纔沒見著。你說阿誰地蛋,貧民家吃很多,不過普通都是蒸著吃或者直接燒著吃,炒菜可費油呢。我們到了少爺那邊,還真冇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