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讓三妞做了甚麼?”不消崔可茵出聲,綠瑩已喝問道。
崔可茵讓綠瑩扶她起來,道:“皇上口諭,待小唐大人回京,再行追封。夏夫人不必憂愁。”
宮女叩首道:“娘娘饒命,公主有命,奴婢不敢不從。”
楊太後掌管後/宮時,目光一向放在打理後/宮上,嚴守後/宮不得乾政的祖訓。現在崔可茵掌管後/宮,光陰尚短,群臣還看不出她有違祖訓乾與朝政的偏向。但周恒後/宮隻要這麼一名皇後,一名嬪妃也無,她對周恒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綠瑩自不好說大薑氏求崔可茵派侍衛貼身庇護。兩人都求崔可茵,不過是一個求能活,一個求身後事罷了。
夏夫人無話可說,隻好重提起夏冰出征前的遺言:“先夫曾托娘娘照顧家小……”
崔可茵站了起來,道:“綠瑩,好生安撫夏夫人。”在宮人簇擁下拜彆了。
如果不是唐天正毫髮無損返來,返來後不以臨陣脫逃之罪查處,還官居高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哪能受這麼大的刺激?
彆人尋覓。哪有自家尋覓用心?那但是二十萬人的屍首啊,陣難時候又長,要一一辯白,談何輕易?
這宮女是柔嘉公主身邊奉侍的人。
夏夫人低頭半晌,道:“還請娘娘看在先夫麵上。多多照拂臣妾兩個兒子。”
崔可茵道:“夏大報酬官儘忠,皇上必然會追封,夫人且耐煩等著就是。”
唐倫去羊角堡,那是明旨。去之前又張榜征集醫術高深的大夫。遴選太病院醫太高超的太醫,更有反應快的勳貴公卿派家屬中聰明無能的後輩伴同唐倫一起去。一來尋覓自家長輩,二來也好撈一份軍功。
她但是傳聞夏夫人進宮鬨騰了,想想前段時候獲得兵敗的動靜,覺得唐天正必然有去無回時的哀思欲絕,大薑氏更加感激崔可茵。
“那又如何?小唐大人公器私用,隻尋覓本身的父親,卻置死難者於不顧。如此私心深重,哪能擔負安設死難者的重擔?娘娘理該奏明皇上,讓忠心耿耿者赴羊角堡纔是。”
夏夫人哭道:“先夫在時,與唐大人也是交好的。冇想到他狼子野心,投奔曾先,此時安然返來,怎不叫人痛心?我不幸的夫啊,你一片忠心為國,卻落得個戰死疆場,無人收屍的了局。”
她頗操心機備下崔可茵愛吃的點心,親身送到宮裡。
這就胡扯了。崔可茵怫然不悅,道:“夏夫人怎能如許說?皇上派小唐大人帶二十多位太醫,一百多位大夫,無數民夫士卒赴羊角堡尋覓倖存者,為戰死的英魂收棺,哪能說戰死疆場無人收屍?小唐大人但是忙到中秋佳節還不能回京過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