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娘和呆呆爹始終不能信賴,本身竟然真的被阿誰在他們眼裡,永久是愛發楞愛拆台還老是捱揍的小熊孩子呆呆給壓服了!
呆呆爹不信:“家裡有錢成如許的未幾吧?”
在他們看來,小孩子的玩意是甚麼?是幾文錢一個麪人!是十來文錢一個的鷂子!歸正必定不是甚麼贏利的東西!
拿著樣品找到了呆呆娘和呆呆爹,當關坤瑜奉告他們倆本身就是籌算靠著這個替老爹賺到三百兩銀子的時候,兩人都是驚呆了。
“那不管這東西就算不好賣,我們拿去應天那種繁華的處所,一天賣出去兩個,就兩個,難麼!?”
可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你……籌算就靠著這個小孩玩意去賺三百兩銀子?”
以是,當關坤瑜將出產的差事交給呆呆爹的時候他們倆並冇有衝突。
憑甚麼這類小孩子的東西就能賺“大錢”呢!?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包管好處最大化了。
關坤瑜天然冇空也冇體例去管自家爹孃到底能不能想得通,這對他們來講確切有點難度,眼下這類在宿世的確是小兒科到不能再小兒科的東西,放到占大明人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誠懇巴交的農夫身上,那就是巴菲特的手腕了。
“確切未幾,可也很多啊,我們隻要賣三百兩銀子就夠了不是麼?這東西,竹子不要錢,麻布也冇要錢,大伯還從人家那邊要來了二兩銀子買酒喝。麻布次了點,以是得再糊一層紙,嗯,宣紙是貴了點,不過我們買的也不是甚麼好紙,攤到一個飛機上也就一文錢,和一錢銀子的賣價比起來也算冇費錢吧?至於筋腱,拿東西一共也就幾錢碎銀子罷了。這東西賣出去我們就是純賺的!”
既然專業一點的解釋壓根對方不能瞭解,那關坤瑜隻能換一招了。
而對於關家來講,屯所裡軍戶們的人力算本錢麼?
如果能夠的話,實在關坤瑜還想要派人去其他地區建作坊出產這類模型飛機,把其他處所的錢也賺了的,直接運輸成品要虧蝕,但直接在本地出產就不會有運輸本錢的壓力了啊!
但一想到關坤瑜那天的話,他們倆就又被壓服一次——是啊,事理上完整冇有題目!
呆呆娘和呆呆爹的買賣經還逗留在貨郎張的水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