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敷臍(敷法)
學技術、漲知識,做奇蹟,國奇(臍療)助你圓醫學之夢,帶你走向勝利之路!369090170 (徽同)
肚臍再配以足三裡、膻中、大椎拔罐,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20分鐘,可加強機體免疫服從,增加食慾,消弭頹廢。
人體天賦的天賦予這個穴位乾係密切,前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的說法。
灸此穴能夠進步NK細胞(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達到抗病強身保健的感化,具有溫陽固脫,蘇厥救逆,補中理氣之服從。《醫學入門》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高血壓患者或輕易上火生瘡、饑餓狀況的人,以及飯後2小時內最好不要灸。
肚臍是最怕著涼的處所。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分歧,臍下無肌肉和脂肪構造,血管豐富。作為腹壁的最後閉合處,皮膚較薄,敏感度高,具有滲入性強、接收力快等特性。因樊籬服從較差,在人體又屬相對衰弱之地,易受涼而染風寒。
“艾炷”灸是用艾絨做成的一個蠶豆大“寶塔”狀艾粒,放在皮膚穴位上撲滅,或在“寶塔”上麵墊上薑片或鹽末等,稱為隔薑灸、隔鹽灸。神闕穴的隔鹽、隔薑保健灸法,可間隔停止,每月10次擺佈,以每晚9點灸之為佳;普通每次可灸3~5炷,即撲滅3~5個小“寶塔”,每次以感到部分溫熱溫馨、稍有紅暈為度。
保暖肚臍(溫法)
常常對峙揉按肚臍,能夠健腦、補腎、幫忙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加強肝臟腎臟的新陳代謝,令人體氣血暢旺,對五臟六腑的服從有促進和調劑感化,並且能夠進步人體對疾病的抵當才氣。
灸神闕的時候,如果不重視能夠會燙傷部分皮膚,以是我們還能夠用熱水袋熱敷來代替艾灸。但水溫不宜太高,感受溫熱溫馨便可,熱敷期間若水袋溫度降落就該當即改換。
皮膚敏感者可收縮時候,皮膚耐受性好的人可恰當耽誤,但最好不超越24小時,普通可連用2~7天。急性病變、體內有濕熱、肚臍有炎症或皮膚嚴峻過敏的人不宜利用這類體例醫治。彆的空肚或餐後也不宜頓時實施中藥敷臍。
溫養肚臍,可鼓勵一身之陽氣。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能夠醫治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固執性呃逆、服從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症。
中藥敷臍醫治操縱很簡樸,洗濯肚臍後平臥,取配製好的藥末適當,用生薑汁或黃酒、蜂蜜、醋調成糊狀,歸入臍孔,用紗布覆蓋,透氣膠布牢固。普通儲存6~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