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春秋_珠穆拉瑪峰360°全景觀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幾位石工徒弟都是鄰村高低的鄉民。農忙時節,他們就回家種地去了。每逢這個時候,十裡八鄉的村民們倘若誰家想打一盤真正合用的石磨,一個石碾子,或者打個石滾,乃至打一對兒保護在院門兒兩邊的石獅子的話,則必須自家籌辦石材,然後親身登門去請;或者比較熟諳的話,就托人捎個口信,徒弟們就會得便上他們的家裡去打造製作,真正在鋪子內裡做這些活計的環境並未幾見。農閒了,徒弟們就落拓地守在鋪子裡邊,一邊經心雕鏤著一些隨心所欲的石頭玩意兒,一邊靜候主顧的光臨。

再靠十字大街中間一點兒,是一個有六間門麵房,外加三間庫房的木工鋪。在其門麵房的一側,擺放著一些做工邃密的衣箱、衣櫥、廚櫃、桌椅等木製傢俱。在另一側,則擺放著耕地用的犁、整地用的耱、種地用的耬等木製耕具。當然啦,犁頭和耬頭是需求借用鐵匠徒弟們的勞動服從的。在門麵房中間寬廣的空間內,木工徒弟們能夠發揮得開鋸、刨、開鑿、鑲嵌、上漆等一係列的木工活兒操縱流程。

燒製期間,高高的煙囪裡冒出來的濃煙一團團地滾滾而上,場麵確也稱得上蔚為壯觀。燒製好後,為了使滾燙的成品儘早降溫以便於出窯,窯工們會傾瀉河水為其降溫。每當這個時候,磚瓦窯的上方蒸汽滿盈熱浪翻滾,另是一番恍若瑤池的奇妙景觀。降溫以後的各種磚瓦、貓頭、滴水和獸甲等成品,由窯工們一趟一趟地從窯內背出來,再一層一層地分類碼放或者壘摞在磚瓦窯的中間,供鎮子上,或者四周村落的人們挑選采辦。

因為有這麼三個需求人手勞作的磚瓦窯,以是,除了幾位專業工匠徒弟們以外,隻要肯刻苦,不但鎮上的壯勞力能夠隨時,特彆是在春、夏、秋三季裡隨時有活兒可乾,就是四周村莊裡的青丁壯男人們,倘若想在這些磚瓦窯上找個臨時活兒乾乾,也是非常輕易的事情。

至於十字大街中間位置的幾家飯鋪、餅鋪、日雜百貨、一個家傳的耿家堆棧,以及東街上的那家長年開張的張家肉鋪、西街上的那家帶有門麪店鋪的董家油坊、南街上的幾家土布織坊……倒也冇有多少特彆之處。不過,州裡西側的那條四時不竭流的小河倒是不能不說的。這是因為,她不但是州裡人們最大的高傲,並且還串連起了州裡上的幾大美景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