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歲月1913_第二卷 九霄龍吟驚天變 第三百二十三章 德國投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接到任命電報後,陸建章很快就來到了都城述職,方劑達以總理職務用很高規格歡迎了陸建章,並且與他長談幾日。對陸建章此次擔負軍區司令的要求方劑達歸納起來一共是三條,一:替中心緊緊節製住西北地區。二:共同中心暗中幫助鄧尼金部和蘇維埃赤軍的作戰,擾亂俄海內政。三:庇護國度國土完整,近而把影響力向西北方向生長。

至1919年5月11日,德國在火線一共喪失21萬兵力和大量物質,已完整看不到但願的德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無法向德皇和議會提交“結束戰役”的議案。但是已墮入最後猖獗的德皇威廉和德國最高統帥部還是不斷念,在1919年5月14日決定用殘剩的公海艦隊對英國水兵停止一次“最後決鬥”,試圖挽回戰局。誰想到,號令下達後德國水兵回絕出戰,並於1919年5月16日策動了基爾港叛逆,這場叛逆很快就伸展到了天下,1919年6月3日,德國產生反動,局勢已去的德皇威廉黯然宣佈退位,並出逃荷蘭,由德國社會黨構成臨時當局,在1919年6月7日向協約國收回終戰的要求,接著於6月12日德國臨時當局在投降和談上具名。就此,用時5年之久的歐洲大戰終究結束。

除了這三條,方劑達冇再給陸建章甚麼詳細的唆使,陸建章是多麼人如何聽不明白這些事理?當即心領神會,拍著胸口滿口承諾下來。對於陸建章的手腕方劑達還是很放心的,陸建章其人固然心狠手辣,但也有忠心不二的脾氣,要不然當初袁世凱也不會拿他當用親信委以重擔。不過陸建章這麼一去,西北地區恐怕不免血流成河人頭滾滾,可這些方劑達一點都不在乎,他可不是那種滿腦筋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數四等漢的癡人官員,對於一貫和中心離心離德,幾次無常的西北權勢,隻要鐵和血的經驗才氣讓他們明白想要戰役隻要支出殘暴代價才氣獲得,要不然等候他們的隻要屠刀和槍彈。

蘇維埃當局對目前中國來講是真正的大水猛獸,可一樣方劑達一手攙扶起來的俄羅斯帝國正統當局也不是甚麼好貨品。換而言之,在方劑達內心。凡是老毛子不管男女長幼全不是甚麼好東西,但為了大局他還是不介懷攙扶此中一方來打擊另一方。

目前,國度團體都在往好的方麵持續生長,顛末幾年的政憲儘力下,全部中華民國已和原有汗青上軍閥混戰的局麵大不不異。加上在方劑達不竭打壓和宋教仁在任的影響,本來在各處煽風燃燒唯恐天下穩定的“反動黨”也已經煙消雲散,中心對處所的節製不再是名義上的節製,而是實實在在的,這在民國初建之時是底子做不到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