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_三四九 家鄉的景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廣州府本就是明帝國南邊最為首要的經濟流派,現在跟著南海戰事的停歇,本地的經濟活動又開端重新昌隆起來。並且,因為短毛的參與,乃至比疇前還略有晉升。

而瓊州府也是以而幾近變成了東南亞有色人種展覽會,每天都有大量各式人等登岸。港口船埠不分白日黑夜老是人聲鼎沸,幾近成了一座不夜城。包含王璞在內,很多明朝本地人都對此讚歎不已。但在穿越眾眼裡,眼下這景象倒是再熟諳不過――後代任何一座都會的夜市都是如此。

這些阿拉伯客商之以是來到海南,很大程度上要拜大明帝國那古板的外貿政策之賜――大明朝實施所謂“堪合”軌製,實際上,即便是來自藩屬國的船隻,也隻要被明當局承認,具有“堪合”的朝貢團才氣獲得在港口貿易的資格。在明嘉靖年間為了爭奪進貢名額,日本的兩個朝貢團還自相殘殺過。固然到前期辦理敗壞,入港之船隻要賄賂官員就能被答應貿易,但也恰是因為冇有端方,港口官員和監查寺人貪得無厭,隨便製定征稅標準,也實在令海商們感到膩煩。

本來一心主戰的總督王尊德已經死了,而新到任的總督熊文燦和廣州官員是一個心機――絕對不要再去招惹短毛。就算朝廷再下旨要求討伐,他也必定陽奉陰違。如果對方打上門來……那乾脆投降拉倒,歸正短毛對明臣一貫很寬大――海南島上那些活蹦亂跳的“大明忠臣”在廣州這邊起到了極好的鼓吹感化。

茱莉這些日子就歡迎了好幾撥來自阿拉伯天下的“大客戶”,疇前她在香港擔負初級經理人的時候就跟阿拉伯人打過交道,那些來自海灣產油國度的賣主向來被以為是最好客戶――他們費錢風雅,很少挑三揀四,除了在信譽方麵偶爾稍稍會有點小瑕疵,彆的統統都很完美。

這小女人現在實在已經能夠獨當一麵,幾次茱莉不在瓊州府的時候,都是由她賣力保持貿易公司的平常運作,倒也乾得井井有條。不過隻要茱莉一返來,她老是當即收斂奪目,安放心心待在人生偶像身邊做個端茶送水的小丫頭,茱莉幾次想安排她去彆處擔負個小主管甚麼,卻都被回絕。能夠說,對於許春蘭她們這一批小秘書來講,茱莉就是她們的天,如果女經理對誰不對勁,小秘書們一準同仇敵愾撲上去,哪怕用牙齒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來。

麵對有些過於熱情的小部下,茱莉禁不住難堪笑了笑:

“不輕易啊,來到海南島三年,總算把這裡改革的有點像故鄉了……固然隻要這一小塊處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