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應星快步走進大帳,躬身道:“拜見殿下!”
這時,一名流兵在大帳門口稟報,“啟稟殿下,渤海國派使者大仁秀前來求見!”
郭宋淡淡一笑,“如果需求,我寫一封信也無妨!”
漢江阻斷了朱鄴的流亡之路,也阻斷動靜傳到營州,加上漢江北部的千裡赤野,除非是朱鄴主動派人去營州送信,不然朱滔底子就不成能曉得新羅的環境。
“渤海國使者如何說?”
“我來問你,渤海國派來一名使者,叫做大仁秀,他是甚麼人?”
王聚賢是一名藥商,幽州人,在遼東活潑了二十年,各種乾係都疏浚得很好,根基上能夠視為遼東地區的萬事通。
在短促的警報聲中,一千兵士紛繁奔上城頭,隻見城外江麵上呈現了氣勢壯觀的上百艘大海船,一艘接著一艘停靠在南岸,這讓城頭上的守軍震驚萬分,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景象。
郭宋帶領水陸兩路雄師北上,漢江以北是疇前的安東都護府統領範圍,住民以漢人和高句美人為主,新羅北擴後,漢人紛繁退回營州和安東都護府北部一帶,鴨淥江以南主如果新羅人和高句美人居住,但經曆了八年的鏖戰,大部分新羅人和高句美人都被擄走,淪為契丹、奚人、靺鞨等各部落的仆從。
軍隊從大船上卸下大帳,當場駐營,大米和凍羊肉也從大船卸下,發放到各營,兵士們埋鍋做飯,熬煮肉湯,格外繁忙。
“小民以為,渤海國強大不起來,根子還是出在人丁太少上,他們實在是白山靺鞨,而其他靺鞨大族,像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室韋人等等都不買他們帳,使得靺鞨人雖多,但都是各自為政,捏不起拳頭。
張雲道:“殿下,卑職倒有一個設法,能夠恩威施加,先以鐵火雷為威懾,然後再奉上一封信,勸說守將投降,當然不需求殿下的親筆信,卑職或者李將軍的手劄便可。”
郭宋對世人道:“軍城內都是漢人兵士,和東胡人不一樣,我的原則是儘量以勸降為主,如果果斷不肯降者,在城破後斬其主將,其他兵士可寬恕不殺。”
竟然是把握實權的宰相親身來和本身構和,郭宋感受這內裡多多極少有點賠罪的意義。
渤海國主動前來儘忠,就很符合郭宋分化崩潰遼東各權勢的戰略,來得很及時。
這讓朱滔欣喜非常,就算他們敵不過姚錦的軍隊,他們也能夠放棄營州撤退到新羅,他們有了一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