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刺史叫做王叔文,是天下馳名的圍棋妙手,書法和繪畫也是一絕,但他在政治上也並不減色,從他此次買稻種和安排耕作就看出來,在江南各州采辦的稻種中,姑蘇就占了一半。
在太湖邊的一片稻田內,郭宋挽著褲腿和世人一起繁忙,他們用剪刀剪掉有蟲害的葉子,江南水源充沛,冇有甚麼天災,最大的風險就是蟲害,各種螟蟲對水稻粉碎極大,農夫們在稻田養魚,養青蛙,都是為了對於各種蟲害。
郭薇薇有點頭大,她考慮題目一貫比較簡樸,竟然這麼嚴峻的事情讓她去勸說。
“如許說行嗎?”郭薇薇瞪大了眼睛。
“這倒也是,根本不好,將來不管如何學,都成不了大師。”
王叔文也並不集合播種,而是分離到分歧的環境中,如許更能發明水稻的適應性。
郭薇薇已經想當然地將兄弟的繪畫根本歸功於本身了,固然她教郭錦瑞繪畫時候全數加起來能夠還不到三個時候。
不但獨孤明仁不知情,就連韋應物也是一臉茫然,潘遼捋須微淺笑道:“大抵是大前年,大販子張雷從南洋林邑國帶返來一批高品格稻種,聽晉王殿下說,這類稻種生耐久短,產量高,適應性強,一年能產兩季稻米,以是晉王殿下非常看重它,這批稻種前年在泉州試種,應當是勝利了,客歲年底江南各州派人去泉州采辦稻種,籌辦本年開端在江南試種,杜使君,我冇有說錯吧!”
對王叔文如許的安排,郭宋非常賞識,以是他在姑蘇呆的時候也最長,他根基上對這類雙季稻非常體味了。
不但有大臣團隊,另有家眷代表,王妃薛濤來不了,她便讓敏秋帶著長女郭薇薇一起前來江南。
.........
杜嗣業歎了口氣道:“潘相國說得完整精確,可惜潤州客歲冇有派人去買稻種,錯過了第一批試種,客歲隻要越州、杭州、姑蘇、常州和宣州五個州派人去泉州買了稻種,我籌算本年秋收後就派人去泉州買稻種。”
敏秋的俏臉上也綻放了笑容,她也太巴瞥見到丈夫了........
在第三艘大船上,敏秋坐在窗前望著岸邊的風景,坐在她劈麵的郭薇薇忍不住問道:“三娘,你說我該如何勸說爹爹,這類事情爹爹會聽我的嗎?”
杜嗣業微微欠身道:“卑職接到越州季刺史的來信,他奉告我,殿下來江南是巡查新稻種的播種環境,殿下非常體貼新稻種推行。”
杜嗣業給世人帶來一個好動靜,晉王殿下十天前在明州登陸,現在不在宣州,就是在姑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