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起1885_第七章 財源廣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名學者或一名官員,都必必要剔除本身身上固執私心,使本身的品德獲得應有的表示,國難之時先為國,後為家,再為已;國難之時國如破,家安在,民焉存。

但是這在當時的吉林,還不能算是錢多的,錢最多的就是“悍小國”礦霸金匪,他們兼併了夾皮溝至王家店一帶4o多千米的富金礦帶,共有大中小采金礦數十處。夾皮溝曾是我國第一大金礦,以盛產優良黃金聞名於世,有“中國黃金第一礦”的佳譽,被稱為我國有色金屬產業搖籃。

在看看當時每天黃金5oo餘兩是多少錢?按1兩黃金隻兌換白銀2o兩起碼數算:每天是1萬兩白銀!再按1兩銀子兌換1.5銀元數算:每天1萬5千銀元!每月高達45萬銀元擺佈,每年就是近547萬銀元的钜額財產!而光緒十二年(1886)清廷的整年財務支出是8千萬兩銀子,全都城要用,可悍小國隻是東北邊地的很小很小的礦霸金匪,卻已具有如此巨財,卻隻為本身之私用建私宅擴私院,養私匪衛千餘,賄賂官兵占礦爭地,成為當時吉林最大的私家權勢,誤國毀國害民極其嚴峻。

為救錢荒,好官吳大澂又奏請鼓鑄製錢“光緒通寶”設四爐,爐日鑄製錢9萬枚,又仿“龍洋”製銀元“光緒元寶”稱吉小洋,後增製銅元。期間共鑄1元幣近475萬枚,5角幣近772萬枚,2角幣近2251萬枚,1角幣近94萬枚,總值達近182o萬銀元,真可為钜額之財。這隻是可查之數,冇法查之數統共多少?已經冇人能曉得了。吉林光緒元寶銀元”因銀色較遜,當時隻在東三省通用。

1881年宋春鼇來吉後,不負好官吳大澂所望。如果說好官吳大澂是吉林機器局的創辦者,那麼,任總辦長達15年的宋春鼇,則是吉林局最有功績的包辦人。他在吉林局的汗青當中,揮了非常首要的感化。要員的肯定,使得好官吳大澂能想的更多更遠。

但是用高薪就要有財路,就要財路廣進,吉林有金有銀,好官吳大澂招安的悍小國礦霸金礦區就產金產銀產銅,是以他率先停止高效的機鑄銀元,在1882年建局初期試鑄成足色紋銀廠平1兩銀質樣幣,後又鑄成“吉林廠平銀元”1兩7錢5錢3錢1錢銀幣,正鑄“廠平x兩(錢)”,背鑄“吉林機器官局監製”字樣,共製5ooo兩而罷,吉林廠平銀元是我國采取正規機器鍛造銀元之鼻祖。

好官吳大澂考慮道:“一廠當中,以匠頭為最要。眾廠當中,以機器為最要。安設鍋爐,非生手不成,裝配機器,非良工不就。傳授學徒,鉤心鬥角,打算圖樣,置範成模,皆匠頭之是賴。該匠甲等久在津局滬局,資格尤深,工食亦厚。調赴吉林苦寒之地,視為畏途,大家纏足。或來一兩月即稱疾而歸,諸多掣肘。現在局中不乏良材,皆宋春鼇等設法兜攬,苦心孤詣,此選匠之難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