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三嘛……”呂勝說得渴了,拿起酒杯一飲而儘,說道:“參悟天道,為首;能做局者,其次;先治國後帶兵,次之;僅傳人疆場上的細枝末節,最次。若要把這四部兵法論個高低,呂勝以為順次是:《虎吟經》、《太白遺策》、《太公二十四篇》、《陸聖兵法》。”
楊再思聽呂勝、呂征說得非常在理,正想向兩人請教,身後俄然傳來“哼”的一聲。
呂勝接著說道:“《太公二十四篇》中的《國》、《民》兩篇早已有結論,如此怯懦如鼠的軍士,必敗無疑!”
楊再思也說道:“本日聽呂公子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來!我們乾杯!”
不等楊再思開口,呂勝接著說道:“楊公子自不必說,定是全讀過。這四本書裡,《陸聖兵法》所讀之人最多,上至文人武將,下至老弱婦孺皆是耳熟能詳;而《太公二十四篇》大多曉得此名,卻未曾讀過;更彆說這《太白遺策》與《虎吟經》了,平凡人定是連名字都未曾傳聞。何也?隻因《陸聖兵法》淺顯簡易,《太公二十四篇》深藏機謀治國之術,平常百姓、軍士學這何用?《太白遺策》、《虎吟經》奧秘難懂。也正應了那句古話:曲高和寡。這是其一。”
呂征眼睛一轉,歎著氣說道:“這領兵之人本是趙墨,可就在南崗山道裡,就折了兩千軍士啊……”
陸承空在一旁聽到幾人說著來歲就有了武舉,不由想起了將來的點點滴滴,他還記得父母曾談笑,陸家會不會出狀元。
呂勝接著說道:“這《虎吟經》嘛,乃是主說策算之事。”
呂勝說道:“《太公二十四篇》乃是家祖所著,共有治國之法一十八篇,兵家機謀六篇。先祖遺訓,治國先於治兵,富民勝於強兵。民富國強,便戰無不堪!隻是人間所傳的《太公二十四篇》獨一原著的十之一二。”
安紹文說道:“難怪這《虎吟經》隻記錄了一種演算法……江郡這般神機奇謀,真乃神人也!”
呂征說道:“早前,我與大哥也僅是聽過崔西良的名字,對南崗之戰非常獵奇,便去了南崗一探究竟,這才從陵州過來。世人都說折兵之責在於趙墨,可當我在陵州探了一月後,才知並非趙墨之過。”
楊再思點頭說道:“呂先生說的極是,上疆場拚殺輕易,可要妙部下殺伐之局,並請君入甕,這可真難如登天啊!”
見旁人幾次點頭,呂勝接著說道:“《陸聖兵法》是陸武所著,陸武僅為秦國大將軍,而家祖呂太公乃是“百家宗師”;《太白遺策》傳聞乃是五朝丞相所著;《虎吟經》的江郡早已參悟了天道,傳其暮年入山求仙,不知所終。話說人分三六九等,更何況兵法?這是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