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第二天,石雲開的耳邊仍舊迴盪著金明山的怒罵聲。
(第一章送到,稍後另有一章……剛想起來,明天是戀人節,健忘了祝賀大師戀人節歡愉,不過老馬向來都是隻過中國的“七夕”戀人節,健忘也情有可原,請大師包涵。)
不過這些事情影響不到金家,統統的金家人都被石雲開安設到了救護營裡,包含石雲開的未婚妻金惠馨。冇體例,誰讓金家哪怕是一名七八歲的孺子都會給人看病呢。
清國當初仿造馬克沁重機槍,必定有一套公用的機器設備,並且培養出了一批技師,如果能把這些人和機器弄到手,再共同采取無煙火藥的槍彈……
有句鄙諺叫: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就是金明山和石雲開的實在寫照,不管金明山如何義憤填膺,如何割袍斷義,金家上高低下三十七口還是全數轉移進了平壤城。
此時的平壤,火線前去義州的門路上,已經有了日軍哨探出冇,想要從義州運輸軍器糧草停止補給殊為不易,而從平壤本地籌措的門路也已經完整斷絕,能夠說平壤清軍已經靠近絕境。
臨時安設幾十口人,瑣事還是很多,住的帳篷要紮,用的被褥要備齊,人吃馬嚼都要石雲開操心。石雲開也不推讓,一一安設好這才上了牡丹台。
這些數字固然隻是盛軍的庫存,但以此類推,其他各軍的狀況也不甚悲觀。就已勝字營為例,據石尚義通報,現在勝字營另有儲糧八百餘石,75毫米行營炮彈千發擺佈,1888委員會式步槍圓頭槍彈30萬發。這些儲備如果隻供勝字營利用,大抵還能對峙半月,但如果要歸於平壤諸軍同一調配,也隻能是杯水車薪。
妹的,這纔是真真的彈儘糧絕。
不但是軍糧將儘,遵循邱鳳池所供應的動靜,現在的盛軍,庫房裡隻要75毫米克虜伯行營炮彈1200發,兩磅小行營炮彈1200發,加特林構造炮炮彈50000發,各種步槍槍彈50萬發。這些數字看似很多,但如果遵循清軍一貫的耗損類推,最多也就是盛軍兩天的量。
格林快炮是一種手動型多管扭轉機關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JordanGatling,其人名一譯加特林,故此槍也被譯作加特林快炮或譯作蓋特機槍/機炮)在1860年設想而成的,是活著界範圍內大範圍第一支合用化的機槍。同治年間,格林快炮輸入中國,
固然是不情不肯的進城,但入了勝字營,金家世人臉上神采還是較著變得輕鬆很多。正如石雲開所說,戰事一起刀槍無眼,誰都不肯意拿本身的生命賭兩邊的炮彈不會落到本身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