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曰:“後承平乎?”
淳風曰:“其為人也,止戈不離身,兩目長在空,實如此也。”
淳風曰:“光子作將,然後平治。”
太宗曰:“亂此國又是何人?”
太宗曰:“此人是文是武,卿為朕明言之,朕即殺之以除國患。”
太宗曰:“天意既定,試約言其人。”
平虛道長捧著鬼圖,欲體味此中的來龍去脈,當他持續往下看時,有一處讖語,讓他大驚失容,魂不附體。
太宗曰:“而後可承平乎?”
李隆基歡暢地說:“此言甚得朕心,準奏!”
停歇了大明宮的妖氣,工程得以持續停止,李隆基龍顏大悅,重重有賞,道長卻說:“貧道斬妖除魔,乃是分內之事,何來功績,更不敢要甚麼犒賞,貧道隻要一個要求。”
淳風曰:“此乃天機,臣不敢泄。”
淳風曰:“天機不成泄,泄之有殃。”
太宗聽後欣然,因而下旨,讓二位國師,將推演的成果,編篡成集,以警示李氏王朝子孫。厥後李淳風公然寫成此書,袁天罡夜觀天象,似有憬悟,就推著李淳風的後背說,天機不成泄漏,老兄還是儘早罷手為好。
太宗曰:“忠賢之臣以壞國度,卿言何倒置也?”
本來當初唐太宗李世民讓李淳風和袁天罡,推算大唐國運,太宗問於李淳風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喪我國度,以及我朝以後登極者何人,得傳者何代?卿為朕曆曆言之。”對曰:“欲知將來,當觀以往;得賢者治,失賢者喪;此萬世不易之道也。”
淳風曰:“己醜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亂之,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太宗曰:“此人平後可治乎?”
太宗曰:“而後可承平乎?”
冇過量久,三清殿拔地而起,平虛道長再也冇有回龍虎山,而是保護在這裡,他把少女的屍首成殮起來,放進殿裡的一個神龕內,整天香火供奉,過了很多年,倒也相安無事。有一日,他正在打坐冥想,隻見少女的神龕裡排泄血來,從空中鑽出無數的蚯蚓,去吸吮那一片片血跡,未幾時蚯蚓變得紅腫收縮,全都直立起來,會聚到成一團肉瘤,鼓鼓囊囊。有根鋒利頎長的指甲,劃破肉皮,從內裡爬出一隻三頭惡犬;第一個狗頭,叼著一把鵝毛葵扇;第二個狗頭,叼著一件道袍;第三個狗頭,叼著一把拂塵。帶著一股腥風,直撲而來,平虛道長大驚,打了一個冷顫,展開雙眼,本來是場夢,但是地上竟然擺放著夢境中三件道家法器,不由得嘖嘖稱奇。他見道袍上彷彿有些筆跡,就放開來看,開端的一段寫著“千萬千千說不儘,不如推背去歸休,八方陰鬼亂朝綱,自有神仙指路明”,前麵是四個字“推背鬼圖”。接下來都是一些天國的丹青,每張丹青上麵附上鬼讖語,記錄著地府的汗青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