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口,一座持重高雅的牌坊巍然聳峙,上頭刻的鄰水鎮三字蒼勁有力。
老夫老妻相處了幾十年,柳老太怎會不懂,白了柳老爺子一眼道:“老頭子這點事都要偷懶。”
鎮子的名字叫鄰水鎮,顧名思義就是靠水而建的。
“咳咳,老婆子,扯布的事就你們婆媳帶著兩丫頭去吧,我和老三坐這等你們,歸正啥布好啥布孬的我們也不懂,銀子也都在你那邊。”柳老爺子佯裝被茶嗆了,訕訕地笑著道。
籃子在柳博裕的手裡提著,柳老爺子也是兩手不空,本日林林總總的買很多,但是另有最首要的一樣冇買。
一行人穿過南街直奔最後一站。
待走進鎮中,古樸的氣味更是直麵而來,青石鋪就的街道略顯凹凸不平,兩旁的房屋皆是磚木佈局,窗欞屋簷雕著繁複的斑紋,比起宿世那些顛末貿易開辟,成了旅遊景點的古鎮,少了當代產業文明的影子和銅臭味,儘顯原生態風采。
那位叫柱子的伴計當即過來了,笑容滿麵地號召:“幾位請跟我來,麻布在這邊。”
因為有雞蛋要賣,家裡頭油鹽醬醋類的也要添置一些,一行人直奔南街的販子而去。
因為肉買的多,肉鋪老闆送了兩根大骨頭,骨頭不值錢。普通人家買肉都是一斤、兩斤的買,一次買五斤的少,除非是鎮上的大戶。
白麪五文一斤,跟鋪子裡上好的白米是一個價,南邊一帶種水稻的多小麥種的少,這個代價很普通;上好的肉十五文一斤,五花肉十三文一斤,純瘦肉卻隻要十文。蒼嵐國的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固然已經被遍及食用,但是勞苦大眾還是喜好用豬油炒菜,瘦肉是最便宜的。
南街和北街之間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橋,橋下是一條水溝,卻不知這條水溝是作何用處,或許隻是排水溝罷。
下了牛車,販子喧鬨的人聲轟然入耳。
柳清妍不喜好那些色彩光鮮的堆紗絹花,選了兩對絲帶,一對耦合色,一對是淺淡如雲煙的藍。淺藍色那對正配身上的衣服,當下就讓謝氏幫她係在了頭上。
清芷喊著要吃糕點,又去點心鋪子稱了雲片糕、“豆角”酥幾樣點心,趁便給兩個小的一人買了一小包的粽子糖,二文錢一包。
柳博裕隻顧低頭喝茶不言語。
最後去肉鋪切了一刀上好的肉,有五斤多,家裡好久冇有買過新奇肉了,總吃臘肉也不是個事,換換口味。
謝氏挎著個承擔皮,內裡是繡好的帕子荷包,去繡莊交了得的錢就是她的私房銀子。柳家對兒媳婦刻薄,做繡活的那幾個銀子是無需上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