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山河空念遠(四八,四爺重生)_捅穿了一個圈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TBC

[注8]清軍初期體例:3報酬一牛錄,15報酬一甲喇,75報酬一固山,一固山即是一旗。又暮年文獻上讀過,清軍出征時除了將領背後大旗,亦是用無字色旗來標定人數,如一甲喇前麵豎一個紅旗表示此處有15人。遂放眼紅旗暗指人數浩繁,亦有效人數色旗恐嚇噶爾丹意味。</P></DIV>

黃沙漫漫,朝陽蕩蕩。千卒衝鋒如猛虎,萬馬奔襲若騰龍。

雍正爺領兵側後不輸分毫,銀抹額、鑲白衣、青驄馬,手持一柄蛇皮鞭,腰彆玄黑連珠統,威武中不缺霸氣,清俊裡難掩神威。

◆ ◆ ◆ ◆

「鳴鑼聲響,兵器馳騁。畫戟撩起征塵雪,銳斧扯開風似颯。斧來戟架,策茲飛練定軍裝。戟去斧迎,雕斧神戟白日寒。馬不沾地,廝殺足有二十回合;兵刃生風,離腮不過微末毫厘。」

他話音剛落,山搖地動般殺喊震天便再度蔽日遮雲。朗朗乾坤,浩浩鐵蹄。噶爾丹不過三萬餘人,見此場景,早已內心打鼓,但輸人不輸陣,隻得趨勢探馬中軍喊話,一番汙言穢語,不過巧舌令色。

康熙帝兩側卻另有二位戎裝少年,皆是頎長身姿、豐神俊朗,左邊那位胯騎颯露紫,右邊這尊差遣白蹄烏。隻待全軍士卒跺地號令之聲悍達雲霄,胤祐便揚手一揮號旗,瞬息間全軍寂,整齊齊截軍容肅謹遠比喊殺喊打要撼動聽心。

眼神飄忽、神思寄懷,雙眸早已追著火線兩路鑲白旗戰袍中一起而去——幸而大哥被貶之前提出連珠同一事有被采取,而戰前太子、三哥又聯名推議,此番各軍皆有設備,那行四傢夥即便武功稀鬆,也不能吃了掛落吧……

堂堂噶爾丹王爺便斯須倒斃與大清皇嗣之手!

隻遠處胤禩卻看得是膽戰心驚,到底是自家大哥,鳩車竹馬,棠棣之交。便悄悄捏了一把盜汗,瞅見德勝,剛要寬鬆,但是不等貳心氣稍霽,噶爾丹部已高呼不平,帳下布木眼似銅鈴,嗔目欲裂,縱馬搖刀便殺將而來!

烈風鼓盪、旗號撕空、步兵喧鬨、車輪碾動,戰未起而灰塵飛,局不決已勢懾人。

噶爾丹本不過想漠北殺豬宰羊,何曾想會把親率精銳康熙帝給招了過來?再而衰、三而竭,本就有策妄阿拉布坦多年相爭,積弱之下無沙俄伸出援手。但見我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