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腐朽,朝廷昏庸,官吏枉法,豪紳排擠,百姓水生熾熱,無人問津,如此無能之朝廷,竟另有似張將軍這般忠心之人?不是愚忠又是甚麼?我主徐峰,以百姓為本,仁義愛民,為了挽救黎庶,掃平奸佞,高舉義旗,卻被稱反叛賊,視為背叛,豈不知,漢室式微,亂世到來,得民氣者得天下,高祖芒碭山斬蛇叛逆,逆天而行,顛覆暴秦,適應天命,改朝換代,莫非也是背叛所為嗎?文遠若早生幾百年,定然率軍死戰到底,毫不讓朝廷基業就義高祖之手,不是嗎?”
莫非虔誠漢室,剿除亂賊不對嗎?
於禁的話在耳邊響起,“徐峰嚴令兵卒騷擾百姓,違令者,格殺勿論,劫奪賦稅,不管多寡,皆拿出一半分於百姓。
“哼…你們都是他的兵卒,天然一心保護你家主公。”實在張遼心中已經信了大半,但是張遼卻不是等閒伏輸之人,為了保護心中獨一的那點剛強,他隻能極力辯駁。
“智囊,就這麼放他走了。”
郭嘉的話也在張遼耳邊響起“漢室式微,朝廷昏庸,你卻在助紂為虐,冥頑不化,乃是愚忠。”
“哼,但是聽公子方纔所言,言語當中很有輕視之意,莫非公子是在嘲笑我張文遠,說我是愚忠冥頑不靈之人?”被人調侃,讓張遼頓生不滿,他本是堂堂磊落之人,天然等閒難以接管。
“我家主公曾言,公道安閒民氣,信不信,將軍能夠去潁川,去涿郡,去陽平走一走看一看,固然世人皆稱我家主公三光之名,但是百姓心中卻不這般對待,哼…跟你說這麼多何為,多費唇舌,城門到了,你走吧。”
“就是,起碼百姓的痛苦無人理睬,我家主公卻不然,普天之下能真敬愛民善待百姓者,獨一我家主公一人。”另一人點頭道。
“朝廷更迭,改朝換代,本來就是局勢所趨,順天而為,若國泰民安,吏治嚴明,百姓安居樂業,誰還發難反叛呢?張將軍久居邊關,必定對北方百姓的痛苦,有所耳聞,心中瞭然,不是嗎?試問百姓無以溫飽,生不如死之狀,莫非張將軍就冇有涓滴憐憫憐憫之心?”
徐峰曾說過,掃平亂世,還百姓一個承平亂世。”
“看似忠義,實則笨拙之極。”
“這營中兄弟,甚麼時候口齒變得如此淩厲了?方纔你是冇瞧見,那張遼聽完兵卒的諸般說辭,竟然幾乎暈倒,莫非這也出自智囊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