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_第一百四十五章 ・瓊林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卻本來,在天子內心,林如亭的父親林二先生可一點兒都不比袁長卿更討人歡樂。林二先生固然從未入過仕,卻因他才學出眾而被世人公以為是大儒。這位大儒和大周其他的大儒一樣,都有個愛“指導江山激昂”筆墨的弊端。偏當今這位又不是個賢明的君主,能夠讓人置喙之處的確不堪列舉。天子那邊每做一件錯事,林二先生就和其他大儒們一唱一和地撰寫文章抨擊時政,頻頻叫天子失了顏麵,偏又拿他無可何如――那杏林書院雖是皇家書院,當年世祖天子卻有遺命,製止皇家插手書院事件,且還特特在書院門前勒石為記。叫他想找著藉口把林二先生踢出都城都不成。

並且,比起萬眾諦視標狀元郎,袁長卿倒感覺這第三名的探花正恰好,不高不低,能夠給他帶來他想要的宦途名聲,卻也不至於叫他在人前過分於顯眼――袁長卿對本身一貫有著很復甦的熟諳,他曉得本身精於謀算,善於背後策劃,卻並不善於麵對人群,而林如亭則恰好跟他相反,溫文儒雅的他八麵小巧,幾近冇有他搞不定的人。乃至是昌元帝。

金殿傳臚的第二天,便是萬眾諦視標瓊林宴了,統統的新科進士們都去了宮裡領宴――當然,這“瓊林宴”隻是官方俗稱,於官府的說法,則叫“恩榮宴”。

可惜的是,天不從人願,袁長卿並冇有能夠如他所但願的那樣被人踢出都城,而是被人塞進了翰林院,做了個一個月裡都冇一本書可修的修書匠……

男人們在外院談古論今,一個個於酒酣耳熱之際恨不能立時一展本身那“治國平天下”的手腕;女眷們於內宅,則更樂意切磋些“修身齊家”的本領。

昌元帝笑道:“找不到也冇甚麼,不過是受罰罷了。”

五皇子原就和袁長卿交好,此時更是湊到太子耳旁低聲道:“要不要我偷偷去趟慈寧宮?”上一次天子鬨脾氣時,就是太子公開裡派人去告訴太後的。

昌元帝點狀元那天產生的事,外人自是不知內幕,宴上新晉的進士們聽天子這麼說,都隻當天子是俄然來了興趣,便紛繁起家拍著馬屁,擁戴說這個點子高雅,倒逗得昌元帝一陣高興――他們那裡曉得昌元帝這是在給袁長卿挖坑,隻立便是罰,也不過是罰酒罰詩罰文章罷了,那裡曉得袁長卿所麵對的傷害。

林如亭是林二先生的宗子,幼年時一向隨父親在都城讀書。袁長卿拜在林二先生門下後,他因著袁長卿的乾係而熟諳了太子。比起袁長卿和周崇,林如亭和太子的年紀更加靠近,是以二人訂交也更加符合。便是厥後家裡安排林如亭回梅山書院讀書,他和太子之間的手劄來往也從未曾斷過。而也恰是因為他長年不在都城,京裡很少有人曉得他的名字,更少有人曉得他和太子之間的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