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主的店,怕是撐不了多久,如果辦不下去了關門,那麼,我如何辦?
耳聽為虛,目睹為實,很多人都瞥見銅鏡摔不爛,而這類鏡子竟然隻買一千文,因而人群垂垂沸騰起來。
看來,要換個新東主,找彆的活乾了...
四種銅鏡,排起四個步隊,馬慶聽得前麵櫃檯處傳出的讚歎聲,心中愈發迷惑:這銅鏡不過紋路有些新意,至於這麼大喊小叫的麼?
“客人莫要惶恐,本店新鏡可不怕摔。”伴計說完,哈腰去撿那無缺的銅鏡,向馬慶和旁人揭示過後,把手掌一翻,讓銅鏡再次跌落。
“給我看看!”
一千文一枚的平紋銅鏡,還不怕摔,而唐家鏡店同尺寸、怕摔的素鏡,都要賣一千五百文。
正如白布上揭示的圖樣那般,鏡背的斑紋,確切是一對吵嘴鯉魚,以及荷花圖樣,不管是魚還是荷花,紋路清楚,非常詳確。
“年年不足”,以魚對應諧音餘,圖案是一對吵嘴魚環繞鏡鈕在遊動,雙魚位置對稱,點頭擺尾,又有荷斑紋裝潢,看上去栩栩如生。
那些小富之家,勉強用得起鏡子,對鏡子的亮光有要求的同時,也但願售價低些。
唐家鏡店的伴計馬慶,現在混在人群當中,昂首看著這“杜娘鏡店”的新品圖樣,臉上儘是驚奇不定。
兩家店的銅鏡,若口碑差未幾,必定選代價低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