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絕情些,不管是皇太子也好,邵陵王也罷,都是天子的親生兒子,那麼將來誰做新君,對於做父親的來講,有辨彆麼?
現在,蕭嗣麵前的兩個“李”,是貨真價實的同親。
光靠蕭嗣的本部兵馬,底子就冇法攻打東府城。
蕭嗣聞言將信將疑,不過很有等候,畢竟他本日找李笠來問計,就是有病急亂投醫的設法。
若天子還是手握實權,或許會挑選和叛軍耗下去,畢竟年青時帶過兵打過仗,甚麼風波冇見過。
蕭嗣帶著兵馬到達建康,卻不知台城環境,侍衛李朗自告奮勇,行苦肉計。
皇太子一定信得過柳仲禮,更信不過其他宗室和將領。
蕭嗣之前就探得清楚,東府城裡囤積著很多糧食,守城的叛軍兵力大抵三到五千,若能攻陷,當然最好。
若韋粲在,皇太子對於勤王軍是一百個放心,但是,韋粲已經為國捐軀了。
“或許當時叛軍覺得能速下台城,便冇想到把東府城的糧草外運,成果,勤王軍一來,想運也運不了了。”
若叛軍加以操縱,打著和談的幌子,以撤兵為要求,要求朝廷供應糧草,糧草就又佈施上了。
“又缺木料,因而拆了很多宮殿,取木料劈柴來燒。”
冇想過斷絕叛軍運糧的念想,因為本來東府城就被官軍圍著,其糧食運不出去。
彆的不說,邵陵王蕭綸可一向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之前就多有傲慢之舉,乃至還數次謀逆,事敗後未受嚴懲。
“卑職覺得,再遲延下去,城內即便糧食夠吃,人手充沛、還是能守,但恐怕有報酬了繁華,開門獻城。”
“畢竟城中多有富朱紫家,以及各種邸店、庫房,逆賊隻要搜刮,老是能弄來很多糧食。”
“官軍若光複東府城,叛軍的糧草完整冇了希冀,對其士氣的打擊,必定很有結果。”
某夜,李朗冒險潛到台城下,向守軍表白身份,順利入城,天子和皇太子得其通傳動靜,曉得勤王兵馬已到建康,非常歡暢,任為直閣將軍。
帳內,鄱陽王世子蕭嗣,正在聽一人報告事情,中間又站著一人,除此以外,帳內再無彆人,而帳外有兵士環抱,製止閒雜人等靠近。
但是,對方防備極嚴,前兩日,蕭嗣及幾個將領帶兵攻打東府城,傷亡不小,也隻是燒燬東府城的外柵,未能攻入城中。
“卑職此次入城,陛下、殿下得知救兵到達城南,欣喜不已,守城將士得知後,歡樂鼓勵,想來近期內不會再有人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