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棟梁_第八章 天行有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正思考間,一名吏員來報:“使君,座鐘已經裝好了。”

加上空中放著的一個壺(受水壺),及其內裡的“刻”(帶著刻度的浮箭),構成漏刻。

看著麵前大量公文,李笠抖起精力,持續批閱。

但是,不代表三國之間就會相安無事。

受水壺裡有一塊浮板,浮板上豎著一個帶刻度的“箭尺”,即浮箭。

厥後,宇文護籌辦了魏帝禪讓、周國建立等一係列活動,堂弟宇文覺成了天王,厥後改稱天子。

現在,堂弟要過河拆橋,這算甚麼?

寒山,州廨聽事,為案牘勞形的李笠,起家來回走動,伸展筋骨,走著走著,轉到隔壁。

又有河南這個傳統的“中原地區”,人丁和耕地一樣很多。

李笠坐回本身的位置,看著中間的座鐘,看著錶盤上轉動的時針、分針、秒針,很對勁。

但某個將領的奇異表示,也冇法彌補兩國之間較著的國力差異,現在梁國隻能見好就收,先把兩淮運營好,不能貪。

或許宇文護感覺,本身在關頭時候肅除異己、保住了基業,讓堂弟坐穩位置,還當了天子,為此不知獲咎了多少權貴,功績、苦勞、頹廢都有。

夜天壺的水漏入最低一級平台上的漏壺“平水壺”,平水壺裡的水,漏入空中上的受水壺。

天下三分,國力最強的齊國,和“老二”梁國、“老三”周都城處於敵對狀況,看來,即將顧此失彼,間隔亡國不遠了?

李笠感覺一定,因為齊國國力遠超梁、周兩國。

他風俗看時候,以確保本身的事情效力,但是這個期間冇有鐘錶,常用計時東西是漏刻。

周國事如許,梁國呢?

想到這裡,李笠眉頭舒展,南郡王蕭大連已經回京,這位是小天子的遠親叔叔,當年皇位“兄終弟及”的第一候選人。

小天子冇有親政,也冇法親政,大權由幾位輔政大臣臨時“代理”。

若李昕為了守住李家家業,對於外人無所不消其極,另有說得疇昔的來由。

又有並朔之地,馬匹多,有晉陽要地,可對關中構成居高臨下之勢,不管是軍事氣力還是戰役潛力,齊都城是三國當中最強大的。

前年,西魏權臣宇文泰歸天,其嫡子宇文覺才十五六歲,鎮不住場子,因而宇文泰讓侄兒宇文護幫手。

鐘錶運轉時也有聲音,但“嘀嗒”聲聽在李笠耳中,比起漏刻的“嘀嗒”聲動聽了不知多少倍。

當受水壺裡水位遲緩上漲,箭尺便跟著上浮,按照其刻度(以受水壺某個位置作為參照物)便可曉得當前時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