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棟梁_第八十一章 土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都冇到春秋,急甚麼,再說了,太後或許就無此意,我又何必自作多情。”

中晉的第一次土斷,在成帝的鹹和年間,以後,最聞名的土斷,有哀帝興寧二年,權臣桓溫主持的“庚戌土斷”。

張鋌先容,這兩次土斷,都以嚴格履行著稱。

“以是,湘東王的目標,恐怕是針對人,而不是稅收。”

李笠說完,喝茶潤喉:“我用一個詞來描述,這是‘從命性測試’,湘東王會漸漸施加壓力,誰如果被找茬,若能立即服軟、認栽,誰就能有驚無險。”

張鋌看著李笠,問:“君侯,若徐州那邊,來自兩淮的人被敲打,君侯幫是不幫?”

趁著周、齊兩國頻繁換天子,臨時偶然對外,他就在海內檢地,肯定田畝數後,武裝征稅。

李笠思路大開,邊想邊說:“土斷的核心在於僑置州郡,那麼土斷的實施範圍,實在很好判定,就是三吳和長江以北。”

張鋌見李笠內心稀有,便問:“君侯,女郎的婚事?”

他把官帽戴上,拿起公文當作鼓槌,敲著書案:“中晉,是以僑姓士族為根本重修的國度,朝廷不成能獲咎本身的在朝根本。”

“那..也罷。”張鋌很快把話題轉返來,“君侯如此體貼土斷,莫非是揣摩結果?”

“以是,湘東王鞭策、實施土斷,就是陽謀。”李笠將手中公文放下,悄悄笑起來。

在輔政藩王蕭繹的死力鞭策下,朝廷即將實施土斷,詳細履行,當然由尚書省賣力。

住民不分僑、舊? 一概在所居郡縣編入正式戶籍(黃籍)? 打消對僑人的虐待。

土斷,就是朝廷清算戶籍及調劑處所行政區劃的一種政策,目標是規定州、郡、縣地區,住民按實際居住地編訂戶籍,故稱“土斷”。

這是自天監元年土斷以後,時隔將近六十年,梁國對海內戶籍和行政區劃停止清算和調劑,

當時,戶籍分黃、白,黃籍就是正式戶籍,登記其上的戶,要承擔賦稅、勞役。

好好地盤點戶籍、地盤,清查藏匿漏戶,把流亡農夫和由豪強隱占的私屬蒐括出來,充作當局的賦役工具。

自衣冠南渡以來,建康朝廷已經實施了九次土斷,梁國建立的第一年,即天監元年,實施的土斷,範圍實在不大。

因為王公貴族以及大量官宦的莊園,大多集合在建康周邊,以及三吳之地,真要抓把柄,不要太簡樸。

“或者,湘東王能夠藉機敲打敲打某些人或者群體,那麼,這些不利鬼即便再低調、共同土斷,恐怕也逃不過被找茬、問罪的結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